在汽车市场,一个品牌因为经营不善而卖身求存的例子比比皆是,强如兰博基尼、保时捷、宾利、劳斯莱斯这样的超豪华品牌,现在不也是“寄人篱下”?但在国内,被国人熟知的还是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故事,在当时看来,吉利此举无疑是蛇吞象,可事实是,沃尔沃被吉利收购后不仅焕发了新生,吉利自己的发展也越来越好,成为了一线国产品牌。
不过,不是谁都有像沃尔沃这么好命,MG被收购后反倒沦为了一个三线品牌,在国内销量更是每况愈下,以至于在发布销量数据时,官方都闭口不谈在国内的表现。那么,同样是被国产品牌收购,MG和沃尔沃的结局为何天差地别呢?
同为收购,MG只有商标
虽然从表面上看,沃尔沃和MG都是被国产品牌收购,但同样是收购,两者之间却存在本质区别。首先,MG最开始是在2005年被南汽收购而来,由此才有了名爵的中文名,当时南汽只是得到了MG的商标和生产线,并没有得到MG积累下来的技术专利,最终南汽在2007年被上汽收购,上汽名爵也就由此诞生。
反观沃尔沃,吉利收购沃尔沃时不仅得到了沃尔沃所有乘用车业务,同时还得到了沃尔沃万余项技术专利。且沃尔沃被吉利收购后,所采用的技术均是沃尔沃自己的技术,有着原汁原味的北欧血统。而MG因为当初并未转让技术,所以上汽MG所有的技术都是源自上汽集团,这一对比之下,两者的差距高下立判。
不可否认的是,上汽集团当时的实力在各个层面都远超吉利汽车,但吉利汽车自从收购沃尔沃后,就迅速崛起,最终还得到了沃尔沃的技术反哺,打造出了CMA架构,自此以后吉利就一飞冲天,成为了一线国产品牌。而沃尔沃呢,因为有了吉利的资金支持后,不仅摆脱了破产窘境,反倒因此打开了中国汽车市场,从而焕发新生。
所以说,汽车市场竞争的本质还是技术的比拼,没核心技术的上汽MG自然得不到国内用户的认可,只能从高傲的英伦品牌沦落成三线国产品牌,如果不是上汽财大气粗,MG在国内或许早就和宝沃汽车一样,落得个破产的结局。
战略出错是上汽毁掉MG的根本原因
尽管上汽没得得到MG的核心技术,但在2007年那个时代,国产品牌都没啥技术,如果上汽好好经营,上汽MG不说挤入一线阵营,至少不会沦落成现在连销量都不敢公布的结局。那么,上汽都对MG做了什么呢?
首先就是在营销层面,本就已经成了国产品牌的MG,硬生生被上汽营销成了具有英伦血统的超跑品牌,颇具忽悠用户的嫌疑。其次,上汽在收购MG之前,就已经推出了荣威这一品牌,在MG加入上汽麾下后,MG与荣威就开始形成了内耗,而上汽当初的重心也更加倾向于荣威,后来的荣威i5更是成为了与吉利帝豪齐名的国产神车。
为了结束上汽MG和上汽荣威的内耗,上汽开始让MG回归初心,不再执着于打造传统家用车,而是走向了偏运动的风格,这也是MG刻在骨子里的基因。但是,走运动路线的MG并未取得预想中的成绩,且国内消费者对MG的认可度也并不高,导致MG十多年来一直没能拿出亮眼的成绩。反倒是在海外市场,更加经济且具有运动风格的上汽MG,受到了欧洲人的青睐,毕竟MG的诞生地本就是在欧洲。
为什么国产运动轿跑无法得到消费者的认可?究其根本还是受限于技术,就拿运动家轿来说,在这一市场国内有着速腾和思域两大明星选手,无论是速腾还是思域,都是有着充足动力的同时,还能兼顾燃油经济性,且在品质上也足够稳定。
反观国产运动家轿,在追求马力的同时,油耗也是居高不下。入手运动轿车的用户大多也是年轻人,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10多万元买辆运动轿车已经是极限,完全承受不了国产运动轿车带来的高油耗。也正因如此,思域和速腾才能在国内经久不衰。
另外,在对新能源汽车的转型上,MG也没能引起上汽的重视,打造出的新能源产品在国内根本就没有竞争力。在上汽看来,更愿意将有限的研发资金投入到智己汽车和飞凡汽车上,全新品牌不仅能让上汽乘用车挤入中高端市场,还能给外界带来全新的面貌。
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上汽MG失败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上汽集团对MG不够重视所致。上汽在MG这边,重视的只有MG所谓的英伦血统,但又没利用好这一血统,导致上汽MG变得一地鸡毛,未来在国内的前景也必将更加严峻。
三缸1.5T卖12万元起的领克03是否值得购买?有着沃尔沃背书的领克自推出第一款领克01以来,领克02销量也开始攀升。如果说领克01和02是赶在了SUV热销的大好时机,而作为紧凑型轿车的领克03,又是否有那好运而热销?喜欢领克03的朋友,该车又是否值得推荐?现在购买还是等等再说? |
都会一见钟情!第二代逸动将夺回冠军宝座16日晚,第二代逸动正式官方亮相,外形延续了睿骋CC的设计风格,造型比现款逸动更靓丽,车身比现款逸动也有所拉长,不过配置的变化依然不得而知。可以靠脸吃饭的第二代逸动,又能否夺回曾经国内紧凑型轿车的冠军宝座呢? |
外观问界M9,内饰理想L9,定价20万级的奇瑞风云T11能爆火吗?或许是看到了 问界M9/理想L9 的大获成功,处于预热宣发阶段的 奇瑞风云T11,直接选择“脱帽致敬”,在设计层面颇有这两款车的影子。不得不说,这确实是很讨巧的方式,不仅避免了走设计的弯路,而且还能提升话题度,可谓是一举两得。那么 奇瑞风云T11 能否和这两款车一样,成为“爆款”车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