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上半年疫情、原材料涨价、全球性缺芯等多重影响下,国内汽车市场整体表现并不乐观。但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依旧展现出了十足的潜力,特别是在“金九银十”这样的销售旺季,不少新能源汽车品牌都创下了历史新高,就比如广汽埃安。
10月1日,广汽埃安率先公布了9月份的销量数据,30016辆,同比大增121%,创下了品牌历史单月销量新高,这是广汽埃安在9月份的销量数据。今年1-9月,广汽埃安累计销量来到了182321辆,实现了132%的同比增长,距离20万辆大关只差临门一脚,俨然已经成为了自主新能源品牌的第二极。
用实力打破质疑,用产品征服人心
纯电动汽车月销3万辆是什么概念?可能在传统燃油车市场,畅销的单一车型月销量都能够在3万辆以上,但是在纯电动汽车市场,3万辆大关却是绝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品牌无法逾越的鸿沟。
要知道,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导者的比亚迪,也仅仅是在去年8月份才首次实现了纯电动汽车单月销量突破3万辆,至于造车新势力品牌,能做到月销上万辆,就已经算是领头羊。所以说,广汽埃安能有这样的成绩,在新能源汽车品牌中无疑是优等生的存在。
然而在此之前,广汽埃安也是备受质疑。2017年才成立的广汽埃安,因前几年在网约车市场的强势表现,被外界扣上了靠着网约车撑销量的帽子。
可事实上,网约车只是广汽埃安在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部分,更多的销量来源仍是私人用户,特别是广汽埃安完成对旗下所有车型的Plus升级后,市场潜力被进一步挖掘。根据广汽埃安公布的信息显示,在9月份广汽埃安产品均价已经来到了18万元,这无疑又是广汽埃安用实力打破外界质疑的表现。
更大目标,全新面貌
在今年3月的广汽集团年报发布会上,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为埃安立下24万辆的年销目标。而在8月底的广汽集团财报沟通会上,冯兴亚又将这一销量目标提升到了30万辆,当时还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冷嘲热讽,毕竟在今年上半年,广汽埃安的累计销量才刚刚跨过了10万辆大关。
但现在看来,广汽埃安实现30万辆的销量目标也不是没有可能。目前,广汽埃安的累计销量已经超过了18万辆,距离30万辆的目标还剩下不到12万辆,这也就意味着,只要广汽埃安在第四季度能够做到月均销量在4万辆以上,便能实现年销30万辆以上。
为何车轱辘说广汽埃安30万辆销量目标有可能实现呢?
首先在产品端,上文说到,广汽埃安已经将旗下产品全都升级成了Plus车型,在竞争力上有了很大提升。而到底提升了多少呢?就以在9月底才刚上市的埃安AION Y Plus为例,新车进行了多达85项升级,且在动力上也换装了性能更强的电机,一举成为15万级纯电动轿车市场最具竞争力的车型之一。而AION V和AION S早已实现了月销上万辆的成就,升级而来的AION Y Plus势必会成为广汽埃安新的销量增长点。
在产能方面,目前广汽埃安的年产量仅为20万辆左右,虽然在众多新能源品牌中还算是靠前的成绩,但仍无法满足广汽埃安的需求。为此,广汽埃安的第二工厂也将在第四季度正式投产,届时广汽埃安将增加20万辆的年产能,为销售端提供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广汽埃安还在9月中旬发布了全新的品牌Logo,以更独立向上的姿态参与到新能源大事业中。再加上全新高端品牌HYPER昊铂,以及该品牌之下的中国第一超跑HYPER SSR,广汽埃安正在以全新的面貌征战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
为此,在新品牌、第二工厂、新平台和新产品的加持下,广汽埃安月销3万辆只是起点,未来月销6万辆甚至10万辆这样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目标,或许要比想象中要来得更早。
写在最后:
在新能源汽车这一全新赛道,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也不断有新的参与者进入这个充满潜力的市场,也有更多与众不同、甚至前所未有的产品出现在用户面前。唯一不同的是,谁有足够的自信,并身体力行地全身心投入,谁就会引领下一个时代潮流。很显然,广汽埃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复工就是新一轮轮胎涨价,老百姓买车会涨价吗?春节刚过,新一轮轮胎涨价潮如期而至。2月8日,普利司通发布涨价通知,将年前凶猛的涨价之火延烧到了年后。据《车轱辘》不完全统计,仅在2月15-16日,就有5家轮胎厂发布涨价通知,尤其集中在全钢胎工厂,大有“涨”声愈演愈烈之势!那么,轮胎的涨价,会影响到新车涨价吗?网友们买新车会不会越来越贵? |
长安汽车领导出席欧尚汽车COS1°微信朋友圈潮W@N上市发布会9月10日凌晨零点,不止7座的中大型SUV——欧尚COS1°面向懂生活、会生活的“潮级W@N家”开启了一场全民参与的潮W@N上市发布会,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长安汽车党委书记周治平,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王俊“潮玩”出席了欧尚COS1°微信朋友圈上市发布会,为本次创新发布点赞!截止至9月10日8:00,参与本次潮W@N上市的人次已超过107万。 |
新势力2月销量环比大跌,理想8414辆夺冠,哪吒不声不响跃居第二2022年开年,各家造车新势力就迎来了开门红,不过2月份由于有春节等客观因素的存在,是传统意义上的汽车销量淡季。那么刚刚步入3月,各家新势力就迎来了月初的销量大比拼环节。那么2月份各家新势力销量表现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