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2014年是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元年,这也无可厚非,因为国内绝大多数新势力车企都是在2014年后成立。借着新能源的东风,不少跨界玩家都想在新能源汽车这一新领域分得一杯羹,其中就有华晨新日。
对于华晨新日,相信很多朋友都没听说过这个汽车品牌,因为它在国内的存在感实在太低。数据显示,在2021年华晨新日总销量仅为104辆,这一成绩对一家汽车主机厂来说,几乎已经没有活下去的必要。
销量太差只因抱错大腿?
从名字上看,华晨新日肯定与华晨汽车脱不了干系。事实上,华晨新日也正是华晨汽车在2018年与新日(无锡)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其中华晨汽车仅占了33.4%的股份,而新日(无锡)发展有限公司实际上就是一家造电动自行车的品牌。
通过牵手华晨,“新日”实现了从电动自行车跨界进入到电动汽车制造领域。对华晨来说,牵手“新日”可以进一步完善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双方可谓是各取所需。
与其它新势力车企“单打独斗”相比,华晨新日似乎有着更高的起点,但从销量上来看,华晨老大哥似乎并不可靠。长期以来,华晨都靠着宝马“躺平”,根本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现在更是自顾不暇。说“新日”抱错大腿,似乎也没错,但华晨新日失败的主因还得是自身产品力的不足。
心比天高,老头乐卖价超7万
在微型纯电动汽车领域,宏光MINI EV有着绝对的话语权,去年销量一度超过了40万辆,引得国内各大车企纷纷效仿,意图在这一市场分得一杯羹。而宏光MINI EV的成功也很简单,总结下来就两个字——便宜,3万多元就能入手,但同为微型纯电动汽车的华晨新日i03卖价却高达7.58万元,可以说是心比天高。
要知道,超7万元的价格不仅有不少自主燃油A级轿车可选择,更是有像长安奔奔E-Star、欧拉R1这样的A0级纯电动汽车的选择,仅从定价上看,华晨新日i03就已经不具优势。更何况,华晨新日在知名度以及影响力上还远不如主流微型纯电动汽车。
在产品力方面,华晨新日i03更是被调侃成智商检测器,且不说318km的综合续航里程在同价位车型中没有任何亮点,在尺寸上同样与长安奔奔E-Star这样的A0级纯电动汽车不是一个量级,华晨新日i03准确的定位应该是介于宏光MINI EV和长安奔奔E-Star之间。
除此之外,在配置上华晨新日i03同样毫无诚意,就以4月份上市的华晨新日i03青春版为例,连安全气囊都没有,可定价却高达5.98万元。高价低配,就是华晨新日i03失败的主因。
摆正位置才是出路
相比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有着更低的技术门槛,在微型纯电动汽车领域更是如此,对于华晨新日来说,要想改变现状就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拿出更多的诚意。
就比如定价问题,虽然宏光MINI EV和奇瑞QQ冰淇淋入门级车型续航并不出色,但起售价均不足4万元。买微型纯电动汽车的消费者真正在意的并不是续航里程而是价格,本身就是买菜代步车,100多公里的续航足矣。从华晨新日i03的产品力来看,恰恰与用户需求背道而驰,一味的追求续航里程,导致成本难以控制,使得定价让消费者高攀不起。
另外,国内汽车市场向来是先入为主,国内可选择的微型纯电动汽车并不少,为何就五菱宏光MINI EV能如此成功?原因就是宏光MINI EV抢先以低价占领了这一市场,后来者要想取代宏光MINI EV的地位,就必须拿出更具诚意的产品,在华晨新日i03上完全看不到诚意,年销仅百余辆也就不足为奇了。
写在最后:
随着宏光MIMI EV的热销,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入到了微型纯电动汽车这一细分市场当中,但想要从中分一杯羹也并非易事。价格,是微型新能源汽车受欢迎的最重要因素。心比天高的华晨新日i03,又是谁给的勇气敢如此定价呢?
为何CS10成猎豹投诉量最大车型?数据显示,长丰猎豹在2017年总计批售12.28万辆整车,其中猎豹CS10就有8.04万辆,另外CS9在去年总销量还有3.46万辆。可以说,CS10是猎豹最畅销的车,而CS10占据猎豹的投诉量比例也是最高的车型,在车质网上车主反馈该车发动机漏油、转向机异响卡滞、刹车偏软和小毛病故障率高。 |
东风猛士917携手俞敏洪,“俞你同行”东南亚文化之旅将启程东风猛士917携手俞敏洪,“俞你同行”东南亚文化之旅将启程 |
别羡慕外媒评测了,中国消费者汽车驾乘指数框架正式发布在各大平台的汽车推荐榜单上,只要有“外媒评测”、或者“美国汽车满意度调查”等字眼的文章,从阅读量来看明显要更受关注一些。从浅来说,是中国消费者将欧美等发达汽车国家的评价看得很重视;再从深来说,是因为中国长久以来,尤其是在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的过程中,缺乏这类权威性、公平性的评测标准,才造成这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