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场换技术,这是合资车成立的大环境。碍于曾经的中国汽车工业太过薄弱,我们不得以用市场来换取国外汽车巨头的先进技术和造车经验,这也让合资品牌前些年在国内赚得盆满钵满,无论如何偷工减料和高价低配,国内消费者都只能选择原谅。
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进入到新能源时代后,合资品牌和国产品牌的差距就被越拉越大,只不过这一差距反过来了,领先的则是国产新能源品牌。反倒是合资车,当下已经无法适应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强度,销量下滑还算好的,更有甚者直接退市。
集体陷入转型困难,缺的到底是什么?
前几年的合资车也不是没有新能源产品,但更多的还是迫于排放压力推出“油改电”来潦草应对,这样的产品必定不会得到市场认可。进入到2020年以后,以大众、丰田为代表的合资品牌也终于对新能源汽车引起了重视,不再贯彻曾经“油改电”的方针,随后本田、日产、别克、凯迪拉克等合资品牌也纷纷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但从表现上来看似乎并不乐观。
就拿日系车来说,燃油车市场的日系品牌靠着省油耐用的标签俘获了一大批粉丝,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丰田也好本田也罢,虽然有多款纯电产品推出,但无一例外都遭到了市场冷落;至于日产,在推出艾睿雅后不久,就因为无法适应国内市场而被迫转到海外销售。
美系和韩系品牌就更不用说了,无论是别克还是起亚,都没有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导入而促进销量。不过也有别克GL8 PHEV这样的例外,作为MPV市场的常青树,别克GL8的地位和影响力有目共睹,因为插电混动车型的缺失,腾势D9也一度将别克GL8斩落马下,庆幸别克反应及时推出了插电混动版的GL8,这才让别克稳住了在MPV市场的地位。
总体来看,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被国产品牌完败。那么,合资新能源汽车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没有技术实力吗?显然不是,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门槛远低于燃油车的“三大件”,当然,如果想要在技术上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也并不容易,但至少入局的门槛不会像燃油车这么高。
所以背靠国际汽车巨头的合资品牌,在研发能力以及资金上怎么也比新势力品牌强很多。至于在国内难以转型的原因,答案只有一个,那便是仍没有下定转型的决心,且在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领域与国货相比的确没有太大胜算,或许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才让合资品牌陷入转型困难。
大众顶住压力,转型迎来新机遇
我们一直在强调合资车在新能源市场表现不佳,但大众却是个例外。以上汽大众为例,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上汽大众ID.家族今年9月新车交付13486辆,自诞生以来累计销量也正式突破30万辆,达成新的纪录成就,霸榜合资纯电榜单。就销量表现而言,大众新能源汽车销量与主流国产新能源品牌仍有差距,但在合资品牌中已经形成了断层领先,更何况,新能源汽车能够月销破万辆也已经算是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那么,为何只有大众能够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稳住阵脚呢?面对这一问题还是得分两个层面来解答,首先就是大众作为首批在国内成立合资公司的品牌,国人对大众的认可度远超其它合资车企,所以在大众转型新能源后,依旧会得到支持和信任。
其次,大众在看待转型新能源汽车这件事上也明显更认真,打造出的ID.系列车型无论是品质还是价格都比较让人信服,特别是在行驶品质上,ID.系列车型的驾控表现领先不少国产新能源汽车,这是大众与生俱来的优势。
当然,和大多数合资新能源汽车一样,大众ID.家族的车机系统和智驾表现同样拉胯,这也是所有ID.家族车主的共识。大众显然也清楚这一差距,更清楚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对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性,所以才寻求与小鹏汽车的合作,意图填补自身的短板。
按照大众和小鹏的计划,双方合作打造的首款车型最快在2026年就会上市,届时势必会让国内消费者看到不一样的大众。待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的短板得到解决后,配合上大众本身出色的机械素质和品控,大众的转型之路只会更高,反倒是其它合资品牌的危机感无疑会更大。
写在最后:
总结下来就是,合资新能源汽车表现糟糕主要还是自身对新能源汽车不够重视,大众ID.家族之所以越卖越好也是因为大众在国内的品牌影响力依旧很高,加上ID.家族的产品力也并不差,特别是在价格上并没有超出外界的预期。可以相信的是,待2026年大众和小鹏合作的新车上市后,大众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有更大的话语权。
12.57万元起售,博越L王者归来,这个价格太惊喜10月26日,吉利全新旗舰级车型——博越L,以XR全场景线上发布的新颖方式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3款动力总成共计6款车型,官方指导价为12.57—17.07万元,极具竞争力的售价,给用户带来超越期待的惊喜。作为吉利的重磅战略车型,博越L汇集了CMA架构、雷神智能混动、GEEA2.0电子电气架构和NOA高阶智驾辅助系统等吉利最强造车科技。凭借好智能、好安全、好节能的硬核产品实力,博越L王者归来,为用户打造了极具科技感、仪式感、沉浸感、安全感和愉悦感的智能移动空间,成为更懂年轻人的“新三好SUV”,有望重回紧凑级SUV销量第一阵营。 |
比亚迪发展迅猛,冲击世界五百强不是梦!比亚迪是我国的国产品牌,也是我国的骄傲。从更改车标开始,比亚迪就通过变革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销量扶摇直上,业绩额有了很大的增长。而比亚迪的总裁王传福也在之前透露了一个“小目标”,那就是在2018年的《福布斯》全球企业排行榜上,杀进五百强。 |
特斯拉国产会便宜多少而品质会降低吗?近日,特斯拉(上海)公司成立,虽然注册资金只有1亿元人民币,而业务范围为电动汽车及零部件、电池、储能设备、光伏产品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并不涉及电动汽车在国内生产制造等相关领域。那么,既然特斯拉(上海)公司都成立了,距离特斯拉国产的路会远吗?特斯拉国产又会便宜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