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造车在国内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近几年来做空调的要造车,做手机的要造车,做房地产的要造车,做电视的也要造车,造车在国内似乎已经是新的潮流,如果自己不去跟着造车,似乎跟落伍了一样。
可即便有这么多企业玩跨界造车,几乎没有几家是成功的,就比如创维造车。
实力不大,野心大的创维
对创维造车一事,如果不是对行业特别了解,可能都不知道创维已经造车了。事实上,创维不仅造出了车,还在去年就已经上市,只是创维有点“低调”,低调得创维汽车在业内毫无存在感。为了提升存在感,创维汽车在近日还召开了2022年全球战略伙伴大会,在总结过往成绩、公布未来发展规划及战略部署的同时,还发布了两款新车——创维HT-i及2022款创维EV6。
根据创维的说法,2023年将完成新一代EV6的投放,2024年将完成CE平台首款产品的投放,该车代号为EA8,定位为20-30万元的中大型CROSS六座智能座舱,到2025年则投放CE平台EA-7,定位为20-30万元的中大型“未来黑科技运动轿跑”,进入中型轿车市场竞争,同时还将完成AE平台首款产品EA3的投放。
另外,创维还对未来的销量制定了目标,比如今年创维汽车的销量目标为3万辆,2023年给出的销量目标就达到了10万辆,而到了2025年销量目标则直接上升到25万辆,充分暴露了其野心。
回到现实层面,创维汽车虽然在去年就已经上市了首款车型,但去年的表现并不好,甚至还发明了一个新的销量名词——交订量。所谓交订量就是销量和订单量的总和,创维汽车仅公布交订量的做法说白了就是因为销量太差,想让数据更好看,以此达到掩耳盗铃的效果。
数据显示,创维汽车3月交订量仅为2046辆,而在2021年,总销量仅为4088辆。所以,尽管3万辆的年销目标对很多车企来说都能轻松完成,但对创维汽车而言,无疑是有点夸大其词了。
产品力是创维汽车难走量主因
很明显,创维汽车在销量上不尽人意,在笔者看来原因有两个,其一就是创维汽车混乱的营销,同一款车不断更名换汤不换药,难以打开市场;其二就是产品力的缺失,创维汽车自始至终都未拿出过足够诚意的产品,给人的感觉并不像是一个造车新人,而是某知名大品牌。
就以去年上市的天美ET5为例,定位中型SUV的天美ET5虽然在定价上几乎与燃油车齐平,起售价仅为15.28万元。但是,天美ET5本身的产品力并不强,仅4698mm的车长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辆中型SUV,其智能化配置更是只有售价19.88万元的顶配车型上才有配备,入门级车型几乎没有太多配置。
更重要的是,天美ET5综合续航里程仅为410km,没有任何吸引力,即便是高配车型综合续航里程也不过才520km,在同价格区间内,有太多比天美ET5更具性价比的选择,且在知名度上也更高。
在创维汽车2022年全球战略伙伴大会上所亮相的创维HT-i及2022款创维EV6同样没有任何亮点。其中,创维HT-i属于插电式混动汽车,受创维本身的技术限制,创维HT-i搭载的这套插电混动系统从比亚迪购得,拥有200km的纯电续航里程,最低亏电油耗为5.3L/km。
目前,创维HT-i的预售价区间为14.98-19.98万元,在借用比亚迪插电混动技术后,创维HT-i终于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但是,比亚迪的DM-i超级混动系统已经大规模的在比亚迪车型中搭载,既然都是同一套插电混动系统,创维HT-i难免会与比亚迪产品形成竞争关系,而消费者对创维的品牌认可度远不如比亚迪。
写在最后:
总而言之,创维汽车自身对未来有着宏大目标,但是本身并没有拿得出手的技术实力,唯一的卖点或许就是创维HT-i用上了比亚迪DM-i技术,但别人的东西终究不会是自己的,创维汽车也只是空有野心罢了,对于造车还过于外行。
曾誓旦旦年销超百万辆,现今一蹶不振,广汽传祺为何失败?跻身“百万辆”俱乐部,似乎已经成了所有汽车品牌的心结。因为只有当年销量超过百万辆,才算真正意义上的主流汽车品牌,甚至强如广汽丰田,也是在2022年才踉踉跄跄销量勉强突破百万辆,曾经的长安福特距离百万辆年销目标甚至只差临门一脚,但也被现实所击败,如今销量常年不到30万辆,早已退出了一线汽车品牌的争夺。 |
雷克萨斯再曝将国产,或采用特斯拉模式,2027年是成败关键?一般来讲,进口车大多都是定价不菲的超豪华品牌,但雷克萨斯却是一个例外。作为二线豪华品牌的雷克萨斯一直都以进口的身份活跃在国内汽车市场,旗下销量主力雷克萨斯ES定价也就30万元左右,远低于保时捷、玛莎拉蒂这样超豪华品牌的进口车。 |
25万元预算:CX-5、昂科威、途观L和翼虎选谁?假如您有不足25万元的购车预算,针对热门的昂科威和途观L,以及市场相对冷清的马自达CX-5和翼虎四款车,究竟买谁更值?年底购车旺季的来临,特别是11月和12月经销商优惠力度的加大,不足25万元的裸车购车预算中,到底是买CX-5和翼虎这样的四驱车还是买昂科威和途观L这样品牌溢价更高的两驱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