攥着手里的红星二锅头,我在半醉半醒之间突然看到了一则消息“红星汽车 闪闪X2正式上市”——五粮液造车(五粮液子公司收购凯翼汽车)早有耳闻,而红星也要大张旗鼓的进军汽车产业了?
其实,“红星二锅头”和“红星汽车”之间除了共用“红星”二字之外,并没有什么关系。“红星”这个名字当然不是车厂大佬喝高了,一拍脑袋就想出来的;相反,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红星汽车的前身“河北红星旅行车制造厂”就已经面世了。
红星汽车年过花甲命运多舛
新中国的第一辆汽车是1956年7月13日诞生的解放牌汽车,而在十年之后的1966年,红星汽车也推出了新中国的第一款旅行车——HX6481。和命运多舛的新中国一样,红星汽车的成长经历也是一波三折。
红星汽车自从1970年从北京搬迁至河北邢台之后,将其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轻型客车、旅行车、轻型货车系列当中,但也从此之后音讯全无,红星汽车也一度濒临灭亡。
在38年之后,红星汽车又拔地而起,在2008年开始就开启了新能源汽车的项目。当时的“双环小贵族”,其实就是出自红星汽车之手。虽然一度被人调戏为“老年人代步车”,但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在2013年3月,红星汽车拿到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巨擘招安,化工与汽车的联合
在2015年,多氟多也盯上了拥有“新能源准生证”的红星汽车,将其招入麾下。多氟多是一家上市的化工公司,全球第一大无机氟产品生产巨头,其业务中的六氟磷酸锂(锂电池核心原料)全国占有率40%,全球市场占有率25%,产销量全球第一。
在国内,并非只有宁德时代、谷神能源、比亚迪等公司所力推的圆柱形电池独占鳌头,软包动力电池也是新能源行业中不可忽视的存在。多氟多另辟蹊径,以软包动力电池入手,自此也一票而红,在新能源市场开疆扩土。拥有成熟的电池技术和完整供应体系之后,多氟多可以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红星汽车被招安,实际上也成就了其“左手电池生产,右手整车制造”的能力——除了比亚迪也无人能出其左右。
泰山压顶闪闪X2压力巨大
回到红星闪闪X2本身,这台车子也一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价格与市场定位就是最大的考验。旗下闪闪X2有四款车型,官方指导价为11.98万-13.98万元,补贴后售价为4.98万-6.38万元;在此价格区间当中,实际上红星X2的压力已经是泰山压顶了:众泰芝麻补贴后4.98-5.38万元,江淮IEV6E 5.95-6.95万元,奇瑞EQ1 6.56-6.72万元……这还没有算一众活跃在十八线小城镇的边缘化车企的车型。
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A00级车型仍然是新能源汽车中的扛把子。单单在2017年12月份中,卖出的9.8万辆新能源汽车当中A00级别车型就有5万余台,同比增长182%,占乘用车61%的份额。红星闪闪X2一头扎进A00新能源市场当中,莫非还没从当年“双环小贵族”的美梦中清醒过来?
红星闪闪X2并非毫无亮点,续航里程是不可多得的法宝。闪闪X2的续航在255-300KM之间,而同级别当中的大多数车型也就只有知豆系列和众泰E200可以比肩。智能化、语音交互、远程控制等功能也算不上亮点,顶多只能说是新时代新能源汽车的必备素质罢了。
结语
红星汽车计划今年卖给共享出行公司8000辆车,一个4S店都没有的车企,车还没开始卖嘴炮倒是打的挺响的。那么红星汽车,除了资质还有什么呢?有消费者会购买红星汽车吗?
卖不动就改款?“换皮”+OTA升级,能救悬崖边上的汉兰达吗?卖不动就改款?“换皮”+OTA升级,能救悬崖边上的汉兰达吗? |
国产全新一代宝马5系动力再次被阉割,只为更符合中国用户?在以前的汽车市场,国产必减配似乎已经成了所有合资车企的共识。这也没办法,谁让曾经的中国汽车工业薄弱呢,人家即便是减配也能在国内赚得盆满钵满,既然如此,也就没有必须将国产车型和海外版车型在配置上保持一致。 |
上汽牵手中超联赛发力品牌建设,自主品牌荣威迎来向上升级新窗口5月17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超联赛有限责任公司举行战略合作发布会,上汽集团正式成为2018年度中超联赛高级官方合作伙伴。未来,在上汽集团的领导下,荣威等自主品牌将与中超公司一起,推进双方在品牌宣传、营销活动、服务推广等方面的全面合作。这是上汽集团加快推进品牌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