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份开始,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就已经突破了50%,按照当下的发展趋势来看,明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50%以上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升,有关新能源汽车的争议同样在与日俱增,特别是关于车险这块。
“明明没有出险,保费一年比一年高”这不知道是多少新能源车主的心声,“买车一时爽,续保火葬场”也是很多燃油车主调侃新能源车的顺口溜。事实上,进入到2024年后,不仅仅是新能源汽车保费在上涨,燃油车的保费同样在涨,只是燃油车保费本就要比新能源汽车低不少,涨价幅度也没有新能源汽车这么夸张罢了。
高出险率是新能源汽车保费大涨主因
有车一族都知道,一般来讲首年保费是最贵的时候,只要后续没有出险,在来年续保的时候只会越来越便宜。但在新能源汽车这边,即便没有出险,保费一年比一年更高的案例比比皆是,特别是在今年,随着保费大幅上涨,让不少新能源车主都苦不堪言。
按常理来说,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升,保险公司应该更乐意新能源汽车来投保才对,毕竟新能源汽车保费普遍比燃油车高20%以上。但多数保险公司对新能源汽车都是直摇头,甚至部分小的保险公司还直接对新能源汽车拒保,究其原因还是保险公司在新能源汽车上并不赚钱。
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的赔付率平均为85%,明显高于燃油车的75%。高赔付率就意味着保险公司在处理新能源车事故时需要支付更多的赔偿费用,这也是新能源汽车车险大涨的主要原因。新能源汽车除了有着高赔付率外,高得离谱的零整比也是保险公司不愿意为新能源汽车投保的原因。
新能源汽车在出险时,往往要考虑比燃油车更高的维修费用,特别是在动力电池上,换一块电池所需的费用几乎都快赶上买一台新车了,且越来越多高端新能源汽车采用了类似于特斯拉的一体式压铸技术,一旦底盘有较大的损坏,就和换一辆新车没什么区别。加上很多新能源汽车都会给上一些花里胡哨的配置,全车上下都布满摄像头和雷达等在发生事故时的易损件,导致保险公司在新能源汽车上始终处于亏损状态,最后也就只能通过不断上涨保费来填补亏空。
电车省油不省钱?
为什么要买新能源汽车?其实大多数人图的还是新能源汽车省油,另外还没有购置税和限行的问题,可新能源汽车固然省油,至于能不能省钱还得两说。
假设一辆20万左右的纯电动车,每年行驶1.5万公里,按照目前的电价和油价来计算,一年下来纯电动车在能源成本上确实能省3000-4000元。但是呢,保险费用可能就要多花2000多元了,特斯拉Model Y现在的保费都已经在7000元以上了,如果再加上新能源汽车的贬值率,似乎省的油钱都拿去填补保费和贬值了。
所以,新能源汽车虽然省油,但在省钱这块儿可就不一定了。不过,新能源汽车在很多城市没有限行的焦虑还是比较吃香的,而且在体验上也要远超燃油车,特别是在智驾领域,现在10多万元的新能源汽车都已经具备高阶智能驾驶辅助,而且在用料上也要比燃油车更厚道。
就用车体验而言,新能源汽车相比燃油车来说优势还是非常明显,如果你想提升用车品质和体验,选择新能源汽车也未尝不可。但如果你抱着省钱的心态去买一辆新能源汽车,可能最终的结果就有点超出自己的意料了,并不见得有多省钱。
不过,随着认可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越来越多,部分车企也已经有了自己做车险的苗头,就修车成本这块,车企自己做保险肯定要比传统保险公司低得多,背后的原因懂的都懂,就看最后能否为用户带来实惠了。
写在最后:
总之,新能源汽车保费大涨还是因为出险率和赔付率太高所致,新能源汽车因为靠电机驱动,所以在提速以及性能上都要远胜于燃油车,从而导致新能源汽车的出险率普遍较高。对于新能源车主来说,想要不在保费上花冤枉钱,自己安全行车才是关键。
15万元冷门中型SUV大迈X7、CS95、GS7和比亚迪S7选谁?中型SUV有着比紧凑型SUV更大的空间,曾经热销的紧凑型SUV,在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又掀起了国内中型SUV市场热。在中国品牌15万元中型SUV阵营里,伴随大迈X7、CS95和GS7等车相继上市,曾经月销过万辆的比亚迪S7遭遇了销量下滑。作为15万元左右的裸车购车预算,今天就大迈X7、CS95、GS7和比亚迪S7四款国产中型SUV进行对比,看究竟15万元的裸车预算中哪款车最值得购买? |
长安马自达2022驭马驿站巡回服务大篷车,即刻启程!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阳春3月,正是自驾出游的好季节。长安马自达2022“驭马驿站大篷车”服务活动也将于3月2日正式启程,奔赴华夏大地,为广大长安马自达用户提供便捷、贴心的售后服务关怀。今年长安马自达售后服务大篷车站点再创新高,达到142站,将分为南、北两条线路,服务将优先触达品牌尚未开辟固定售后服务点的偏远地区。 |
终归还是舍不得中国市场,普拉多或将重新国产,能重现昔日荣光?作为丰田最具情怀的车型之一,2020年普拉多的停产对越野爱好者来说,绝对是令人惋惜的。与其他车型停产不同的是,普拉多在国内一直有着比较高的人气,是越野SUV的不二之选,停产也只是因为受排放法规的限制,不得已而停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