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自5月份发布后,引起了汽车市场广泛的热议和关注。在刚刚过去的六月份,首搭第五代DM技术的秦L DM-i、海豹06 DM-i双车销量接近2.5万辆,足以证明消费者对新技术的认可。
7月27日,比亚迪在盛夏的重庆举办秦L DM-i、海豹06 DM-i媒体油耗测试,109公里综合路段(快速路70%、市区道路30%)、空调设定24度、soc在15%的亏电条件下……听起来是不是很苛刻?就这样居然有媒体开出了2.15L的超低油耗,和厂家公布的2.9L相比,这不就是反向虚标嘛。令人难以置信的油耗是怎么做到的呢?笔者随后参加了第五代DM技术解析会,从中找到了答案。
第五代DM技术解析会-重庆站
我们来回顾一下官方发布的数据:第五代DM实现量产发动机热效率46.06%、百公里亏电油耗2.9L(NEDC)和综合续航2100公里(NEDC),再一次改写全球汽车油耗史,开创油耗2时代,以“快、省、静、顺、绿”的优势再度刷新了插混技术的天花板。
如此骄人的数据如何做到?这得益于以电为主的动力架构、全温域整车热管理架构、智电融合电子电气架构赋予强大的技术基底。
首先,第五代DM技术依旧采用以电为主的动力架构,插混专用高效发动机实现了全球量产最高46.06%的热效率,EHS电混系统通过极致的结构设计,功率密度提升70.28%,并大幅减少能量流动路径的损耗,综合工况效率达92%。插混专用刀片电池,能量密度提升15.9%,保障“心脏”充分“供血”。三大核心部件的全面进化,为第五代DM技术塑造了强大的筋骨。
其次,第五代热管理架构上升到与动力架构相同的重要等级,从原来的各系统独立,提升到了整体架构的高度。它由前机舱热管理、电池热管理、座舱热管理组成,协同作战,确保能耗最低。这一架构让车辆在高温环境下,能耗最高节省10%,在低温下最高节省8%,确保了节能和舒适双重体验。
智电融合电子电气架构方面,第五代DM技术集成行业首个插混动力域控七合一,实现了功能复用,功率密度提升18.3%。行业首创芯片集成,实现VCU(电压控制单元)和双MCU(电机控制单元)三脑合一,芯片算力提升146%,充分提升整车的集成度和性能。
创新三大架构 实现极致追求
写在最后:
发布即量产,第五代DM技术一经发布就备受市场认可。据乘联会6月数据,第五代DM技术首搭车型秦L DM-i和海豹06 DM-i在6月的终端销量分别为20100辆和14000辆。此外,第五代DM技术还将搭载于即将全新上市的宋L DM-i、宋PLUS DM-i及比亚迪旗下更多产品序列中。可以肯定的是,比亚迪新一代插混技术,正以极大的优势再次引领全球插电式混动市场发展。
“C级车”售价不到十万元,却无人问津,它是唯一款!C级车是指车厂在4900到5200mm区间,轴距3000的轿车,像大家熟知的宝马5系,奥迪A6L和奔驰E级等就是常见的C级车,售价颇贵,很多人都喜欢,但也只能是往车兴叹,望而却步。 |
年近30岁,买几万元的小车代步,丢脸吗?年近30岁,买几万元的小车代步,丢脸吗? |
豪华大型车销量:S级是7系、A8L销量之和,帕拉梅拉闷声发大财?如果汽车市场也有鄙视链的话,那么豪华大型轿车无疑就是站在了鄙视链的最顶端。动辄百万的售价,让绝大多数消费者,不敢打这个级别车型的主意。当然,在豪华大型车市场,各大品牌的顶级车型,也是被市场划分成了三六九等,今天我们就以各车型的交强险数据为参考,来看看顶级豪华车型的销量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