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15,汽车行业可谓是相当“热闹”,比如在杭州举办的问题车展上,各大品牌4S店为阻止车主参展,那手段简直是无所不用其极,碰瓷、抢资料已经是常规操作,更甚者直接上门堵车、远程锁车。面对如此大的曝光流量,经销商都敢这样操作,不难想象平日里消费者的维权之路有多困难。
汽车作为流水线上的工业化产品,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解决无门。参加问题车展的车主,大多数都遇到了售后互相推诿的情况,像某传动轴出现异响的车型,4S店冷处理就算了,车主反馈到厂家,所得到答复是“售后问题授权给当地经销商处理”,好家伙这皮球又踢回来了。况且在315曝光后,厂家的官方致歉也被批毫无诚意,也难怪车主会愤怒。
可别以为4s店的乱象仅存在售后阶段,销售阶段出的岔子可不比售后少。前不久才出现一个案例,某豪华品牌4S店,在用户已经签署合同的情况下,单方面告知用户“需要加10万服务费才能提车”,甚至面对镜头仍是如此傲慢的态度。还有某4S店在销售时与客户发生争执,并且对客户说出“不买就滚”等辱骂性言论。
那么问题来了,4S店的各种乱象为何总是屡见不鲜呢?主要还是汽车的销售模式所导致,4S店与厂家是合作关系,厂家仅提供车辆、备件与技术支持,像人员、销售方案、附加服务等是由4S店负责,导致结果就是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价格体系不透明,遇到各种乱象也就不奇怪了。
作为消费者该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呢?质量、售后问题确实无法避免,只能看厂家态度。不过销售环节可以考虑有厂家直营的汽车品牌,直营店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相对更苛刻,并且销售环节基本能做到价格透明,所以“坑”相对会少一点。那没有直营店怎么办?两个方案,一是自己提前做好功课少踩坑,二是选择正规汽贸渠道,让专人负责专事。
不过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未来汽车销售、售后的格局或许不会有太大变化,因为直营虽好,但毕竟是重资产模式,对于厂家的资金压力会更大。但对于厂家而言,加强产品的质量管控完全可以做到,给车主更安心的用车体验,只有提升产品口碑,才能长久发展!
年销不足5万辆,斯柯达开启退市倒计时,到底做错了什么?可以明显的发现,随着中国汽车品牌的全面崛起,让曾经在国内躺赢的合资品牌措手不及,法系、韩系以及美系品牌近几年在国内的表现可谓是每况愈下,即便是曾经不可一世的上汽大众也没有了往日的脾气,销量正在被中国汽车品牌不断反超。 |
eπ007增程版正式上市,13.16-15.96万元贵不贵?eπ007增程版正式上市,13.16-15.96万元贵不贵? |
“屌丝三宝”成难兄难弟,索纳塔、K5、迈锐宝谁最可惜?“屌丝有三宝,索8、K5、迈锐宝”,这是曾经车圈广为流传的一个梗。不过该梗多以调侃为主,毕竟这三款车型在当年有相对更亲民的售价、不错的产品力,因此均取得过月销过万的佳绩。不过面对如今内卷严重的车市,这三位“老家伙”都力不从心,月销仅有百辆水平,称之为难兄难弟一点都不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