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汽车和摩托车资讯分享

Car and motorcycle information sharing

起大早赶晚集,苹果汽车推迟到2028年发布,会不会胎死腹中?

  • 8463
  • 2024-01-26 10:06
  • 0

如果问谁最不愿意新能源汽车发展得太快,肯定就是传统汽车巨头,毕竟自身在汽车领域上百年的技术沉淀,在新能源汽车上瞬间荡然无存,由此才滋生出了一大批造车新势力。新势力品牌不仅仅是在国内汽车市场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在海外市场同样有造车新势力的身影,其中就有苹果公司。

苹果公司作为全球市值最高的高科技公司之一,早在2013年就宣布了“iOS in the Car”计划,开始进军汽车领域,可直到现在,苹果汽车都还未问世。根据苹果汽车最新的进展显示,原计划在2026年发布的苹果汽车,已经延后到了2028年才发布,其自动驾驶水平也从先前的L4,直接降到了L2起步,外界的质疑声不胫而走。

起大早赶晚集的苹果汽车

相比国内很多造车新势力品牌,苹果汽车无疑是走得比较早的一个。2014年,苹果将“iOS in the Car”更名为CarPlay车载系统,并与梅赛德斯-奔驰、宝马、通用、丰田等诸多汽车厂商展开合作,让苹果CarPlay迅速在汽车市场展开,且在那个智能座舱尚未普及的年代,苹果CarPlay就成为了最好的车载系统。

如果是看十年前苹果打造CarPlay的做法来看,似乎与现在的华为一样,并不直接下场造车,而是通过软件的形式涉足汽车领域。但在苹果“泰坦”项目被曝光后,就已经坐实了苹果亲自下场造车的想法,按照外界的猜测,苹果公司每年都为“泰坦”项目注入了约10亿美元的研发资金,甚至还在其它汽车品牌那里广挖墙脚,马斯克在2015年就曾公开“讽刺”苹果的挖人行为。。

作为在全球范围内都极具盛名的科技公司,苹果造车的消息在前几年就被炒得轰轰烈烈,甚至还对其抱有很大的期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苹果量产车却迟迟未能问世,连小米汽车都在三年内实现了亮相并即将上市,财大气粗的苹果汽车为何迟迟不见踪影呢?

按理来说,造新能源汽车只要有钱就行,而苹果恰恰最不缺的就是资金,且在现代汽车相关技术的储备上,苹果也要远胜于绝大多数造车新势力。苹果汽车之所以迟迟无法问世,在车轱辘看来还是苹果自己眼光太高和内部混乱所致,由此才让苹果汽车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

降低标准,苹果汽车已经没有了期待

按照苹果最初的计划,其目标就是将打造出一台具有完全自动驾驶能力的电动车,但在内部的决策上,却一直未能形成统一意见。有人认为,Apple Car应该走完全自动驾驶路线,另一部分人却认为应该是半自动驾驶,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在当时那个年代,想要打造出一款具备完全自动驾驶能力的车有着极大的难度。

迫于现实压力,苹果汽车现在也不得不降低标准,专注于打造一辆在高速公路驾驶中提供辅助驾驶的车辆,也就是现在很常见的L2级别自动驾驶辅助。毫无疑问,以现在的眼光来看L2级自动驾驶辅助,已经过时了,从今年开始,国内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基本都能实现或无限接近L3级别的自动驾驶。更何况,苹果汽车要到2028年才会发布,此时的自动驾驶领域或早已来到了L4级别。

另外,苹果的电动汽车项目在经过十年的开发、巨额投资、多次领导层动荡和裁员后,也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如果这一最新调整不能取得计定成果,不排除苹果高层彻底取消造车计划的可能性。不过在车轱辘看来,苹果不太可能让苹果汽车胎死腹中,毕竟作为全球顶级的科技巨头,如果折腾十多年都未能打造出量产车型,必定会对苹果公司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只要苹果愿意为苹果汽车投入更多资金,造车就一定能行,只是造出来的产品会与苹果自己的预期会有一定差距。苹果汽车这十年来一波三折的主要原因,也正是眼光太过超前。回顾苹果这十年来在汽车领域的成就,除了第二代CarPlay外,似乎就没有太多实质性进展。

更为致命的是,第二代CarPlay虽然能带来更便捷的车机体验,但第二代CarPlay可以直接深度介入车辆内部,读取几乎关于车辆的全部信息,直接触犯到了车企的核心数据,导致没人敢用。加上车企本身也在极力打造自己的智能座舱系统,导致CarPlay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苹果想通过第二代CarPlay窃取他人机密数据的野心也被无情抵制。

写在最后: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苹果造车有着先天优势,小米汽车为何如此受关注,就是因为小米手机有着庞大的用户群体。而苹果通过iPhone和iMac所收获到的用户群体远超小米,如果苹果不好高骛远,脚踏实地的打造出符合当下市场环境的产品,Apple Car的销量也定不会太差。很可惜,什么都想要的苹果汽车,现在已经落得个一无所有的境地。

分享到:
全部评论 (0人参与)
请控制在100字以内。
猜你喜欢

让中国电动豪车告诉您,剔除品牌LOGO后什么叫豪华?

有人说中国电动车真正崛起了,价格能和进口燃油豪车相竞争,但中国电动豪车的配置和成本肯定比进口燃油豪车高,目的就是让消费者能够买单。就拿定位中大型车的智己L7,以及定位大型车的最近粤港澳车展上市的奔驰AMG EQS 53来说。智己L7比奔驰AMG EQS 53小了一圈,但价格却一个在天一个在地,背后是智己品牌溢价能力远不如奔驰,但并不说明智己L7产品力和服务不及奔驰AMG EQS 53!

单月销量不如理想ONE零头,摩卡DHT-PHEV的失败是传统车企的溃败吗?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的对垒也逐渐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相比前几年热度高涨的纯电动汽车,近两年来混动汽车的市场占有率正在迅速提升,越来越多的自主品牌开始大搞插电混动技术,比亚迪DM-i、长城柠檬DHT、吉利雷神动力、长安iDD等,都是在近两年掀起的插电混动技术。

为了发展新能源大众拼了,斥资166亿元联手地平线意欲何为?

尽管大众无论是影响力还是销量,依旧是所有汽车品牌中最出色的一个,但无法否认的事实是,大众近些年来在国内市场正走起了下坡路,特别是上汽大众,在销量上已经被自主品牌超越,即便与心心恋恋的奥迪牵手,也没能改变上汽大众销量下滑的事实。

安全登录 ×
车轱辘用户登录,请输入登录信息!
  • 快捷登录:
© 2017-2020 车轱辘(www.chegood.cn) 技术支持:重庆互联网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1923号 版权所有 渝ICP备17016055号-1
QQ在线:151055810  邮箱:15105581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