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车圈出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起亚中国首席运营官杨洪海针对于中国汽车市场内卷的情况,对起亚品牌会产生何种影响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起亚品牌现在根本无需着急,等其他车企在中国市场将资本“烧”光了之后,他们在入场进行“厮杀”!颇有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算计在里面。
不过拉回到商业资本的局面来看,杨洪海这战术也不是不可取,但至此他面临着两个可能无法挽回的结局!
彻底败给资本
现在仍然坚挺在汽车市场上的品牌,要么是销量好的,要么是资本足的,虽然都在互相拼刺刀,但市场份额,现在很显然已经被瓜分得差不多了,起亚到时候“后入场”发力,其实对它来说,是不太有利的,毕竟市场的有利位置基本上都被有实力的车企给占光了,想后来居上,那起亚就必须得有比他们更强的实力才行。
不过据目前起亚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来看,在品牌层面,想要战胜已经积累好更高客户声誉的品牌,是很难的!
另一方面,产品层面,至少在目前来看,起亚市面上爆款车型几乎没有,去年年销量甚至不足10万辆。另外据起亚公布的2022年财报来看,江苏悦达起亚负债总额高达约130亿元,即便是算上约为109亿元的资产总额,还要亏损21亿元左右。
绝地翻盘
车轱辘认为这个几率比较小,但不是不可能。据悉早在今年3月,起亚就在中国发布了新能源战略!由此可见,起亚是准备从新能源汽车中找到翻盘的突破口!不过从目前市场上的布局来看,中国新能源仍然是一个极其强劲的对手!因为我们涉及到了低端、中端、高端几乎所有品类。
虽然有对手一直在不停的涌入,但这并不会对我们造成很大的威胁,不停的敲打反而会更加激发我们“战斗”的欲望,并不会将“钱”全部烧光,所以从这一层面来看,杨洪海所发表的言论稍显片面!
不过话又说回来,为什么杨洪海有底气说这话?
起亚在全球市场并不是吃素!
从起亚在中国市场亏损之后的反应来看,这点“小钱”似乎算不得什么,毕竟光今年第一季度,起亚在全球市场就挣了21亿美金。由此来看,起亚的销售重心似乎一直都在全球,去年全年更是在全球市场完成了290万量级的销量,反观中国市场的不足10万台,根本对其造成不了多大伤害!
所以,归根结底,杨洪海的底气仍然是来源于“资本”!
从2017年的萨德事件,韩系车遇冷之后,销量一路下跌,不过你们发现问题没有,即便是跌到不成样子,不管是现代汽车还是起亚汽车,它们都没有丝毫退缩的姿势,该存在的车型仍然存在,而不是像某些车企一样,直接“撂挑子不干了”!凭什么?凭的是它们全球市场的销量足以弥补中国市场的亏损!
起亚对中国市场处于“半搁置”状态
其实不难看出,针对于现在的中国市场,起亚给出的应对政策是“以不变应万变”,旗下两三年未更新的车型“大有车在”。比方说福瑞迪,2019年9月份最后一次更新之后买到现在,再比方说焕驰,上一次更新还是在2020年6月份。当然除了这些不畅销的车型,起亚都懒得更新了外,它还是带来了两款紧凑型SUV准备救市,比方说狮铂拓界和赛图斯,还有以前的主流车型起亚K3,也仍然在坚持更新。
不过即便是这样,也仍未见起亚在中国市场激起多大的水花。
事实上,不是起亚不想在中国市场“站起来”,而是中国的汽车市场太卷了,卷配置、卷价格、卷智能化、卷新能源等等,只要能抓住一切提高性价比的手段,它们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恰巧中国市场的消费者目前又非常吃这一套。
相反的,以前单靠品牌、操控、性能等这些单方面取胜的汽车厂商,反倒不那么吃香了!起亚栽在哪里?其实不光是萨德事件,就像前面说的,起亚好像不太重视中国的产品线了,颇有种“它强任它强”的洒脱之态,或许正如杨洪海所说,起亚是在“等”吧!等中国市场内的其他车企将资本“卷”完之后,它们在后续入场,好渔翁得利,一举重新夺回中国市场!
写在最后
还是那句话,杨洪海的言语中其实透露着盲目的自信,因为那些烧光资本的,都是些失败的车企,而留下的都是精英,到时候在入场,想反败为胜,可比现在难上千倍万倍!
左手倒右手拿新能源补贴!曹操专车能让吉利出行算盘得逞吗?主机厂布局出行网约车并不少见,此前就有丰田投资Uber、通用投资美国打车平台Lyft,大众投资以色列的Gett等等先例可寻。汽车企业布局如今热火朝天的网约车,除了有利可图外,为深化汽车网联化、无人驾驶等智能领域打下有利基础,累积的出行大数据也是用处颇多。 |
我家的轻电动 风光MINIEV糖果款正式上市售价3.96-5.56万7月22日,东风小康公司又一纯电车型——风光MINIEV糖果款——正式上市,共推出包括泡泡糖、棒棒糖、棉花糖,微糖、半糖、全糖在内的6款配置车型(其中微糖/半糖/全糖仅在线上销售),售价区间为3.96-5.56万元。新车定位“我家的轻电动”,拥有120km、180km、220km三种续航可选,在同等规格电池包下,拥有比同级产品更高的续航、更强的动力、更快的充电速度、更大的车内空间等,性价比更优,堪称4万级“最香”电动车! |
20万级纯电轿车内卷加剧,合资新能源只能靠边站?手握20万元左右,如果你想买一辆燃油轿车,可能绝大多数人的首选就是合资车,绝不会考虑自主品牌。但如果是买新能源汽车的话,想必更多人会毅然而然的选择自主新能源轿车,而非合资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