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燃油车领域,要说BBA是龙头老大,车轱辘无法反驳,但如果你硬要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它们仨儿还是老大,车轱辘第一个不服,毕竟卖不动才是它们的“主打歌”。

毫无疑问,在高端轿车和高端SUV领域,仍然是BBA霸榜没错,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车轱辘可从来没瞅见过BBA的身影,怎么办?是继续以“高傲”的身姿应对市场,还是主动降低姿态迎合市场?针对于这个问题,近日来宝马汽车给出了答案。

宝马i7直降51万
初代宝马i7上市于去年12月份,售价为145.90万元,比2023款的宝马7系(油车)还要贵,不过宝马i7虽然定价比较高,但在德国市场,表现还不错,今年1月份,整个宝马7系家族一共售出176台,其中新能源汽车i7售出76台,占比43%。

但这还不够,要想快速占领市场,还得往低了走,特别是在国内市场,于是近日宝马i7继续降低门槛,推出了百万以下的全新车型宝马i7 2023款 eDrive50L 领先豪华套装/领先M运动套装,起售价94.90万元,与此前最先推出的顶配车型,价差51万元。

事实上,此次更新的宝马i7还推出了两款售价为116.90万元的中配车型,让其在售价差之上显得没那么夸张,不过即便如此,车轱辘认为宝马i7想要获得中国市场的认可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虽然降低了购买门槛 但i7还不足以撑起中国市场
从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来看,主要的购买力集中在10~30万元之间,比方说比亚迪和特斯拉,售价再高一点,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更吃香的,也就理想汽车,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哪款定价比理想汽车还高的新能源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出了圈的。

一方面,是受众较为稀少的原因,但另一方面,则是品牌的定价原因,毫无疑问,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即便是BBA,它们也是没有定价权的,这主要归咎于大多数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他们的接受能力如今就在10~40万元左右的范围。

再往后,或许等新能源汽车成为油车一样,变成真正的常态之后,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会因此发生变化,不过就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仍然是比亚迪、特斯拉的主场。
BBA如今仍然抱着豪华品牌效应的幻想,想打高端电动化市场,估计没那么容易!
										大量保时捷被减配,仅赔付2300元代金券,保时捷是多看不起车主?曾几何时,保时捷是汽车市场一个高高在上的品牌。但随着大众接手保时捷,保时捷开始降低身位,向国内的土豪招手,尤其是在超豪华级别车型中,卡宴、帕拉梅拉无疑是同级别中避不开的选择。然而,近期保时捷在国内却传出了减配+双标的丑闻。  | 
								
										4挡电混皓瀚续航1350km,够长吧?4挡电混皓瀚续航1350km,够长吧?  | 
								
										辟谣后仍被质疑,“富人大玩具”的高合还能不能买?曾经凭借HiPhi Z、HiPhi X两款车型,高合树起了高端纯电品牌的形象,甚至一度被贴上了“富人大玩具”的标签。但进入2023年下半年,头顶“富人大玩具”这一标签似乎也不管用了,品牌销量暴跌,其中HiPhi X最新月销仅几十辆;HiPhi Z也不容乐观,月销也就百辆左右;而被寄予厚望的HiPhi Y虽一度月销过千,但目前月销已经跌落至400余辆,后继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