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咱们先看看理想汽车CEO李想3月25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言论,大致意思是新能源汽车在接下来的两年内,将会慢慢吞噬掉燃油车的市场份额,首当其冲的是二线品牌,然后再慢慢向一线品牌扩张,直到2025年,新能源的乘用车占比会达到70%以上(第四季度)。

针对于这个言论,你们怎么看?在此车轱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车轱辘认为李想有点太过于“理想主义”了。首先,我们必须要正视新能源汽车目前仍存在的问题。

1. 电池问题
面对于高温和低温,现在的汽车锂电池发挥得并不稳定,即便有各大车企的黑科技进行扶持,但那毕竟只是外界因素,治标不治本。

其次是电池回收问题,就目前来看,据工信部就拟公告的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来看,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将超80家。

80家,结合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1310万辆的情况,显得有点太过于“小气”了,况且目前仍然处于新能源汽车销量“疯涨”的阶段,对于电池回收以及闭环利用,显然还得加强力度才行,不然这将有悖新能源汽车的初衷,那么这些现实的问题,仍然有待解决。

2. 充电问题
目前各地的充电桩布局并不完善,有些地方甚至因无人维护,成了一个摆设,对新能源车主长途出行充电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还有去年节假日出行充电排队等窘状,车轱辘依然历历在目。

其次是充电时长,即便快充的时间提升到了30分钟以内,但是相较于油车的几分钟而言,它还是显得相形见绌。

3. 牌照问题
乘联会目前已经提交了蓝绿牌合并的建议,预计在未来两年将会正式实行,也就是说新能源绿牌将会丧失原先的牌照优势,估计到时候免购置税的政策也会被摘除,毕竟此前海南省就已经在研究如何让新能源汽车乖乖交上养路费了。
如此一来,李想的结论面前就摆着三座大山,要想全都推翻,2025年恐怕是不能实现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即删!”
										中国品牌豪车谁国内外卖得最贵也最好?最近,比亚迪发布了仰望高端子品牌,据说定价将在100万元左右。其实,如今的中国品牌百万级车型并不多,尽管造车新势力把电动汽车价格卖到了50万元以上,高合HiPhi把顶配价格卖到了80万元天花板,最贵的中国汽车并不是新能源,而是红旗的LS7,只有2款车型可选,售价是136.58万元和146.58万元,如此价格是不是中国品牌的天花板?销量怎么样?  | 
								
										爆雷!力帆科技要收购高合汽车?近日,力帆科技收购高合汽车的讯息,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评论区也是直接炸开了锅!不过据车轱辘了解,该讯息的情况并不属实。据新浪科技报道称,他们致电了力帆科技董事会办公室,其中一位员工表示:“我们自己都没听说过!”并且该员工还对该消息的来源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 
								
										新能源汽车靠高阶智驾打开销量,为什么燃油车不行呢?众所周知,今年7月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首度超过燃油车,无独有偶,上个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再度拔高,达到了53.9%。其中缘由,相信大多数人都知道,在油价昂贵的今天,一台新能源汽车的存在是多么的有必要。当然,仅凭这点肯定不足以支撑起这么高的渗透率,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和燃油车打出了绝对的差异化,产生了独有的价值,它就是高阶智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