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首先想到的除了绿牌优势外,再就是新能源汽车的用车成本,相较于燃油车而言要更低,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毋庸置疑的是,新能源汽车的油耗更低,并且没有购置税,这样看来,不管是咱们前期的提车成本还是后期的用车成本,似乎都要实惠不少!但你们别忘了,新能源汽车普遍比燃油车更贵,虽然没有额外的购置税,但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将这部分税费算在了车价里呢?
另外,现在大多数人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后期用车成本比较高,因为涉及到电池的衰减以及损毁,咱们以特斯拉为例,其更换电池每50kw便需要8万左右,如果更换全车电池,价格直接飙升至17万左右,这相当于直接换辆全新雅阁了,这用车成本确实夸张,不过你们知道吗?其实不光是电池,它后期的这些隐性消费也是不容小觑的。
新能源汽车的车胎更贵
相较于燃油车而言,新能源汽车普遍较重,以油改电产品奔驰EQB为例,相较于原型车奔驰GLB来讲,它的整备质量增重了466kg,车身增重,为了保证整车的行驶质感,也就意味着,整车所有细节都要重新调教,包括减震阻尼和弹簧刚度以及轮胎等等。
这里特别要提一下轮胎,因为它的成本是咱们肉眼可见的,车身整体质量越大,轮胎的胎压调节得就要相对更高一些,包括抓地性、抗扭性、静音效果等等都要考虑在内,那么这类轮胎相较于普通车胎而言就要贵很多,以米其林e聆悦系列为例,一条车胎基本上在1000元左右。
新能源汽车车价更高 “双保”更贵
这点更多的会体现到混动车型上,以第三代哈弗H6和哈弗H6新能源为例,两车都是最低配,但价差却在4万元左右。
另外是保险和保养,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它的保险费普遍较高,因为三电系统的“不稳定”,时而自燃的这些隐患,都得算在保险费用里,以10~30万元的车型为例,相较于同价位的燃油车,它们的首保普遍都要高出1000元~4500元左右。
其次是混动车型,由于其搭有两套不同的动力系统,那么在保养部分,它的价格也会更高,以同价位的长安CS75PLUS和比亚迪宋PLUS DM-i为例,宋PLUS DM-i 6万公里保养总成本相较于长安CS75PLUS而言,要高出1000多元。
当然,与之对应的,新能源汽车的保值率普遍较低,后期亏损成本也会更高。
这样对比下来,你会发现新能源汽车其实并不比燃油车省钱,所以买车大家大可不必看重节约这个点了,而最好是将关注度转移到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各自的优点上,比方说油车的驾驶质感、没有里程焦虑,新能源汽车的静谧性、提速快、智能度更高等等,看看谁更符合你的用车需求。
销量创新高危机同样存在,靠燃油SUV走量的捷途未来在哪?根据乘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在7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了51.1%,创下了历史新高。这对于整个汽车市场来说,绝对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新能源汽车从最初的“小众产品”逐渐成长为市场的“中坚力量”,绿牌车已经成为了多数派。 |
型男亦暖男!这款豪华SUV有望成都市女性新宠随着时代发展和流行文化变迁,诞生于1909年的三八劳动妇女节早已褪去政治化外衣,衍变为一个尊重女性权益、倡导性别平等、鼓励消费的节日,亦是面向全年龄段、全职业女性的盛大party。不过纵使时过境迁,许多女性天生渴望陪伴与安全感并未发生改变。有一款即将上市的豪华SUV,不仅可以像型男般让你眼前一亮,还能像暖男一样给你无微不至的呵护,它就是拥有超高人气的DS7。 |
新能源汽车价格战提前到来,合资燃油车将面临更大危机?从1983年国内第一家合资车企北京吉普成立,到2000年后合资车企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合资车也开启了在国内乘用车市场的统治。在当时看来,无论是哪个合资品牌,只要进入到国内汽车市场,销量表现都不会太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