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一组数据。
据中汽协统计的数据来看,今年1月份,汽车产销分别为159.4万辆以及164.9万辆,销量大于产量,看着还真不错对吧?事实上,相较于上个月而言,它的产销情况不容乐观,分别下降了34.3%和35%,不仅如此,同比也呈现出了下滑趋势,分别为-33.1%和-35.5%。
疫情过后的现在,本应回暖的车市,为什么变得如此不景气了呢?
春节长假+疫情“后遗症” 车市不得不萎
由于1月份正值春节假期,所以1月份的“购车日”相对而言要少很多天,这便导致市场的销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预计今年2月份市场会有所回暖。
当然,春节长假也仅是部分原因,还有一点则是疫情为消费者带来的“后遗症”!
据相关数据显示,自疫情爆发以来,截止2022年,我国失业人数达到了4400万,试问没有持续的经济来源,谁还敢买车?
其次,由于疫情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居多,不光是购车,消费者的“购物欲望”也随之下降,虽然目前国内已经得到了全面放开,但大多数人的心都是悬着的,生怕哪天“重回2022”(疫情大面积爆发期),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支撑,到时又该怎么办?
前段时间微博爆发的热搜:“疫情之后,人们为啥都不爱买车了?”这则文章下面,有位网友便一语中的。
“没钱了”,不出意外,这或许就是消费者不买车最直接的主观原因,那么从客观原因分析,它又有哪些值得咱们去关注的点呢?
购车福利锐减 消费者购车欲望被抑制
在疫情管控期间,早前为了刺激汽车市场的增长,国家还曾“出手”干预,比方说部分燃油乘用车购置税减半,各大4s店也响应号召,推出了各项福利政策,但如今这项政策没了,无疑抵消了消费者的购车积极性。
除此之外,购置补贴的取消,也让原本风头正盛的新能源汽车少了当年的那些“威风”。这也就意味着,现在购买一辆主流的纯电续航车,可能要比此前多花1~2万元。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42.5万辆和40.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9%和6.3%,环比分别下降46.6%和49.9%。
由此可见,各大购车福利的锐减,直接触及到了消费者的购车权益,那么他们在权衡利弊之间,购车欲望也被抑制。
开车并不方便 市场“太饱和”
以前买车是为了什么?
为了方便出行,对吧?但回看现在,由于中国的交通越来越发达,买车方便自己这事儿似乎也不那么方便了。
由于市场的饱和,挨家挨户都有车,“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句话看似很惬意,走到路上你就会发现“时刻堵死你”!
大部分消费者购车都是为了上下班通勤,早上上班堵,晚上下班堵,试问如此开车还方便吗?另外则是外出购物,去到商场买东西,自己开车多方便,对吧?但下到停车场,分分钟让你感受到什么叫做“生无可恋”,有的时候要排队不说,关键是许多商场为了节约空间,很多车位都画得非常窄,不仅上下车不方便,有的时候,旁边要有辆车,连开门都得小心翼翼。
车轱辘不止一次听到身边有车朋友的抱怨:“买车了那是真不想开!还不如坐轻轨方便、轻松!”
写在最后
那么结合诸多综合因素来看,汽车市场的销量低迷,实则属于正常现象,不过车轱辘推断,这只是暂时的,后续汽车市场将会逐步回暖。
不信?咱们看下个月的销量。
手动挡能卖40万元左右的情怀车,为何只有日系车能做到?都说情怀无价,对于那些有情怀的车,真不多。最近上市的本田思域 TYPE R和丰田86 10周年纪念版,都属于这种情怀车型。如今都快2023年了,还配备6MT手动变速器的本田思域 TYPE R和丰田86,能把价格分别卖到42万元和34.86万元,也只有日本车能做到,为何别的国家车型做不到? |
9月狂卖9.6万辆,同比大增98.8%,广汽丰田将迈入百万俱乐部?今年的国内车市可以说是冰火两重天,上半年大多数汽车品牌在销量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甚至4月份的时候还遭到了腰斩。但自从6月1日开始实施购置税减半政策后,在销量上就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
领闽北风流,“是时候向新派出发了”系列活动第三站已完美收官!上汽大通MAXUS携G90前往百年福州追溯“至海同源”上汽大通MAXUS作为“全球发达国家首选中国车”,一直肩负“MPV定制专家”使命,目前已推出八地城市巡游系列主题活动“是时候向新派出发了”,意在为广大MPV用户带来新派MPV生活体验。本次福州站“至海同源”为此系列活动的第三站,现已完美收官。上汽大通MAXUS G90已在“东海之滨”福州开启一段令人流连忘返的旅程,领闽北风流,助推两岸民众关系和平发展,共同创造新派MPV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