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晚,理想汽车首款大五座SUV理想L7正式迎来了上市。尽管这已经不是理想L7的首次亮相,在去年理想L8的发布会上,理想L7就作为L8新车发布会的“one more thing”出现,不过当时只发布了该车型的两个版本。
在2月8日晚的发布会上,理想L7还带来了一款L7和L8的Air版车型,起售价分别为31.98万元和33.98万元。据悉,理想L7 Pro和Max将在3月1日陆续开启交付,而入门版L7 Air将在4月初开启交付。
至此,有关理想L7的所有猜测也尘埃落定。随之而来的就是关于理想L7的争议,已经在网上讨论得愈演愈烈。
换壳理想L8,电池引争议
目前,关于理想L7争议的点主要还是集中在动力电池上。通过了解理想L7和理想L8两款车型的动力电池可以发现,理想L7 Air车型搭载的是蜂巢能源提供的电池,而理想L8 Air的动力电池却来自欣旺达。
据官方信息,理想汽车与欣旺达和蜂巢能源都进行了合作,两者均为理想汽车建设了专有电池生产线,它们的电池分别配备于理想L8 Air和理想L7 Air车型上,其性能、质量和保修政策均和Pro、Max车型保持一致。
理想L7本质就是L8的换壳车,两者不仅在外观设计上高度套娃,Air版车型在配置上同样保持高度一致,即便是动力总成,也是采用的同款。唯一的区别在于,理想L7是五座车型,而理想L8是六座SUV,只是多了个座位而已,但是在价格上却便宜了2万元。难道多个座位价格就要高出2万元?很显然,两者之间搭载的动力电池之间存在差异。
理想L7和L8在配置上的差异也仅仅存在于Max版车型中的智能驾驶上,差在了1颗激光雷达、城市导航驾驶辅助以及后排15.7英寸的娱乐屏幕上,其它版本之间保持了大致相同。值得一提的是,理想L7虽然是五座SUV,但轴距却与L8保持一致,只是车长短了30mm。
理想L7能否成为理想汽车销量主力?
在去年12月,理想L8和L9销量双双突破1万辆,这也让理想汽车成为首家月销破2万辆的新势力品牌。看到理想L8和L9如此成功,理想汽车也对2023年有了更高的期望,定下了“保25万辆,力争30万辆”的销量目标。
想要完成这一销量目标,理想汽车至少在今年每一个月都要有着去年12月份那样的表现。但在1月份,理想汽车销量仅为15141辆,尽管实现了23.4%的同比增长,但距离去年12月份的成绩,仍有很大差距。
对理想汽车而言,想要月均销量在2万辆以上,定价最便宜的理想L7就必须给力。但以目前理想L7所展现出的产品力和定位来看,理想L7根本无法成为理想汽车的销量主力,至于原因,主要有两个。
其一,理想L7和理想L8在产品力上高度一致,且在价格上并未拉开明显的差距,2万元的差价对有能力消费得起30万元以上豪车的消费者来说,并没有吸引力。其二,大五座SUV在国内汽车市场并不吃香,小鹏G9就是个例子,从实用性的角度讲,与其买一辆身为五座SUV的理想L7,倒不如加2万元预算选择六座的理想L8更实在。
说白了就是,理想L7和理想L8已经形成了内耗关系,尽管理想汽车所宣传的两种目标人群并不相同,但这也只是在理想状态下。所以说,理想L7并不会成为理想汽车的销量主力,更多的销量贡献还是得看理想L8的表现。
写在最后
理想L7在同价位中的确耐打,但在已经有了理想L8的情况下,理想L7很难有太大作为。至于理想汽车2023年“保25万辆,力争30万辆”的销量目标,考虑到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所处的环境,理想汽车很难实现。
以高端乘用MPV产品,打造技术为基的“MPV世家”手握智能手机,5G极速上网,同时体验着智能家居、智能穿戴装备、移动终端的协同连通,如今生活在万物互联时代的用户,渴望触手可及的科技,对于“出行的移动空间”汽车更有着“智慧值”的高要求,而相比轿车和SUV车型,能够满足多人出行需求并且能容纳多样化智能设备的MPV也成为了“智能空间”的最佳载体。 |
自主高端纯电轿车牌面之争,极狐、小鹏、蔚来你选谁?现在汽车圈内有这样一个怪象,传统自主车企想要冲击高端市场比登天还难,而自主新势力品牌从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是瞄向的高端市场。但如果没点真本事就想在高端市场立足,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
同价智能新能源车抢份额,BBA中大型车内卷加剧,谁主沉浮?在BBA中大型车市场,奥迪A6L、奔驰E和宝马5系销量此消彼长的态势,三款车在今年上半年销量分别为56995辆、58189辆和88572辆,都出现了销量下滑,特别是奥迪A6L因上半年长春疫情影响下滑更严重。疫情之后的6月,奥迪A6L、奔驰E和宝马5系都出现了销量大幅增长回暖,而率先改款的2023款奥迪A6L,销量又能追赶上宝马5系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