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眼可见的是,中国汽车品牌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取得了飞速发展,甚至已经可以在同一价值区间与合资车正面对抗。对此,也有不少中国汽车品牌开始向更高端的市场发起冲击,这一点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得尤为明显。
借着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东风,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品牌,已经有不少中国车企进入了高端市场。在燃油车领域,除了领克和有着特殊情怀的红旗外,几乎找不到几个成功案例,像是长城的WEY、奇瑞的星途,自始至终都未得到市场认可。
不过,领克在2022年过得也并不顺畅。
销量同比暴跌,领克也要失败了?
根据吉利汽车集团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吉利汽车全年销量累计超过143万辆,达到了1432988辆,同比增幅约8%。其中,吉利品牌销量达到了1124780辆,同比增长2%,特别是几何汽车,销量达到了149389辆,同比暴增170%。除此之外,极氪汽车在2022年同样迎来了销量大增,全年销量达到了71941辆,是2021年的十倍有余。
相比吉利旗下其他子品牌在2022年销量的大增,领克则成了拖后腿的存在。数据显示,领克在2022年销量仅为180127辆,同比下滑幅度达到了18%。
在过去四年,领克在销量上几乎都是每年一个台阶的递增,2018-2020年,领克年销量分别达到了12.04万辆、12.81万辆、17.55万辆,在2021年销量甚至还达到了22.05万辆,创下了品牌历史新高。
按照领克的销量增速,在2022年销量突破30万辆似乎也并不难,至少年销量在25万辆左右还是手到擒来吧。但在2022年不仅没能延续前几年的增长势头,反倒成了吉利旗下唯一销量负增长的子品牌,难道说领克也要步入WEY和星途的后尘了?
沃尔沃影响力削弱,口碑崩塌是主因
领克前些年为何会成功?背后少不了沃尔沃的推波助澜,但当沃尔沃背书效应下滑的时候,领克的忧患自然会凸显出来。如果说在燃油车时代,沃尔沃的DRIVE-E发动机等技术还是有一些号召力的话,在新能源时代,沃尔沃因为缺少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积累,它的背书就不那么管用了。
从领克的产品矩阵中就不难发现,在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的浪潮下,领克却主动放弃了新能源汽车市场。为了给极氪让路,领克全系没有纯电车型,而是把重点放在了插电混动车型上,这无疑是一步烂棋,领克和极氪的纯电车型完全可以并行发展,只不过在定位上有所区分。
同时,近两年来混动市场的竞争者并不少,比亚迪、长城、长安、奇瑞等一线自主品牌先后下场,纷纷推出自己的混动系统和车型,且领克的插电混动车型还是非常传统的那一类,很难与比亚迪DM-i、长城柠檬DHT等混动系统抗衡。
此外,领克09的失败也进一步体现了沃尔沃效应的减弱。领克09被誉为平替沃尔沃XC90的大块头,起步价还不到30万元。但领克09从上市的那一刻就充满争议,一方面是在外观设计上,另一方面也是在定价上,大多数人都认为以领克的品牌力根本无法支撑30万级这一价位。从领克09的市场反响来看,这一说法也得到了证实。
最致命的是,领克在去年还爆发了领克01的减配风波。在2020年的领克01发布会上,官方宣传领克01达到了73.2%综合高强度钢板使用率,并且执行的是全球统一标准。但是后来遭到车主维权,称领克01的钢材强度涉嫌减配和虚假宣传,从而口碑大跌。
沃尔沃基因最核心的是什么?不就是安全吗,相信很多领克车主也是冲着领克有沃尔沃安全基因加持,才会信任领克。可领克为了缩减成本,在最重要的车身结构用料上进行减配,又谈何安全呢?
写在最后:
靠着沃尔沃的技术输出,领克在核心技术上的确做到了同价位独树一帜,但新能源市场的缺失无疑让领克自断一臂,领克01减配风波更是将领克好不容易塑造起来的口碑瞬间崩塌,由此造成了领克在2022年销量暴跌。对领克而言,想要在2023年实现翻盘也绝非易事。
中国车市蛋糕还有捷途的份儿吗?22日,又一个全新的汽车品牌——捷途,正式在北京发布。那么,捷途是什么鬼?车市竞争激烈,捷途还有机会吗? |
售8.09万元起的逸行能让诗歌和远方更近?北京现代首款跨界旅行车逸行于成都车展正式上市,共发布4款车型,提供1.6L及1.4T两种排量,有6种车身颜色以及4种风格的内饰可供选择,官方指导价为8.09万元-11.99万元。逸行能改变目前国内旅行车叫好不叫座的状态吗?又是否值得购买? |
准备购电动汽车看过来!您最大限度愿等多长时间快充充满电?如果在行驶途中续航不够了,驾驶蔚来ES8愿意等1.1个小时去快速充电吗?不太情愿!尽管特斯拉Model X能续航507公里,但愿意花4.5小时去快充充满电吗?我想很多人都是迫于无奈情况下,也不太情愿行车途中耗时那么长去等待充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