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车在你们眼中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经久耐用对吧?不过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日系车“皮薄”,相较于同级别中其它品牌的车型而言,如果用仅用肉眼来判断的话,确实没毛病,不过你们知道吗?有些东西眼见不一定为实。
看似“皮薄”的日系车 实则“硬”如钢铁?
近日,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公布了最新11款车型碰撞测试的结果,其中参评的有7辆日系车,他们分别来自马自达(马自达3)、本田(本田思域)、日产(日产Sentra=国内的轩逸)、丰田(卡罗拉)四个日系品牌,无一例外,在此次碰撞测试中,它们的总评分普遍不错,不过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其中马自达旗下的两款车型更是获得了最优的评分,末尾4位总评分不太理想的车型则分别来自起亚和斯巴鲁。
由此看来,或许日系车并没有大家口中所说的那么脆弱?难道这只是诸多消费者不实的评价?
至于日系车为啥会给消费者留下“皮薄”的印象,其实那是因为在诸多“实战”中,日系车都吃了不少亏,所以仅靠碰撞测试来判定它的安全性是否优秀,似乎有点太过于马虎!你们知道为什么众多日系车能很轻松的通过测试的及格线吗?
应试很简单 “实战”就看谁更硬了?
那是因为很多日系车为了在动力不变的情况下,想拥有更好的刹车性能、加速性能等,以此来提高汽车的操控性,于是大多数日系车都喜欢采用轻量化设计。
轻量化设计对安全性而言,理论上来讲是有利的,因为它能够减少碰撞的能量,以此减少对车内乘坐人员的伤害,于是在碰撞测试中,合格对于大多数日系车而言,都比较轻松,因为它们只用撞墙,不过一旦到实战场合,遇上更硬的车,那么吃亏的必然是日系车了。
当然,车身的安全性也不光只与车身的轻量化有关,比方其车身架构的设计,例如许多车型鼓吹的笼型车身,除此之外,许多汽车厂商在制造汽车时,还有考虑到车内碰撞所会引发的风险,所以有的车型会故意提升整个侧围的强度,以此来减少车内乘客所受侵害的风险,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安全气囊以及一系列的被动安全保护和主动安全保护(ESP车身稳定系统、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等等)。
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IIHS主要测试前端侧角碰撞、侧面撞击、车顶强度测试以及追尾对颈椎的影响,当然,也包括一些特殊测试,比如说会用两车相撞进行测试等等。那么最后再回到咱们表格的测试结果,你们会发现日系车除了总评分很高以外,每一项单项测试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那毋庸置疑的是,在整体安全性上,日系车的表现还是比较可观的。
写在最后
针对于这个问题,车轱辘编辑认为,如果日系车的安全事实真如大家所说的那么“脆”,其一直居高不下的销量又是怎么回事儿呢?最后,车轱辘编辑想送大家一句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致享发动机异响或由张紧轮质量差引起合资汽车一直以来在消费者心中都被冠以高质量产品的美名,以至于很多消费者购车时只看品牌,非合资车不买。确实在一段时期内,合资车型产品品质几乎都要高于国产车型,但随着近几年国内汽车工业的不断向好发展,国产车品质也得到大部分提升,反倒有的合资品牌车型却出现不少质量问题。 |
国产车底盘技术的破局之战,比亚迪磁流变悬挂到底厉害在哪?长期以来,国产汽车在悬架系统的研发与调校上始终面临“卡脖子”难题。尽管中国车企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快速崛起,但底盘技术尤其是高端悬架系统的短板,始终是制约国产车品牌溢价和驾驶体验的关键因素。消费者普遍认为,国产车在操控性、滤震细腻度上与德系、日系车型存在明显差距。 |
美得不要不要都不行!欧尚COS1°何来魅力迷倒一片?新城市新中产崛起,成为主力消费人群。新城市新中产群体在消费升级时代成为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主力军。2010年中国实施了“新型城市化战略”,在中国二三线城市的城市化发展浪潮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新型城市”,随着“新型城市”的发展,一群规模为2-3亿,以80、90后为代表的 “新城市 新中产”,成为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新风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