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车在你们眼中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经久耐用对吧?不过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日系车“皮薄”,相较于同级别中其它品牌的车型而言,如果用仅用肉眼来判断的话,确实没毛病,不过你们知道吗?有些东西眼见不一定为实。
看似“皮薄”的日系车 实则“硬”如钢铁?
近日,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公布了最新11款车型碰撞测试的结果,其中参评的有7辆日系车,他们分别来自马自达(马自达3)、本田(本田思域)、日产(日产Sentra=国内的轩逸)、丰田(卡罗拉)四个日系品牌,无一例外,在此次碰撞测试中,它们的总评分普遍不错,不过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其中马自达旗下的两款车型更是获得了最优的评分,末尾4位总评分不太理想的车型则分别来自起亚和斯巴鲁。
由此看来,或许日系车并没有大家口中所说的那么脆弱?难道这只是诸多消费者不实的评价?
至于日系车为啥会给消费者留下“皮薄”的印象,其实那是因为在诸多“实战”中,日系车都吃了不少亏,所以仅靠碰撞测试来判定它的安全性是否优秀,似乎有点太过于马虎!你们知道为什么众多日系车能很轻松的通过测试的及格线吗?
应试很简单 “实战”就看谁更硬了?
那是因为很多日系车为了在动力不变的情况下,想拥有更好的刹车性能、加速性能等,以此来提高汽车的操控性,于是大多数日系车都喜欢采用轻量化设计。
轻量化设计对安全性而言,理论上来讲是有利的,因为它能够减少碰撞的能量,以此减少对车内乘坐人员的伤害,于是在碰撞测试中,合格对于大多数日系车而言,都比较轻松,因为它们只用撞墙,不过一旦到实战场合,遇上更硬的车,那么吃亏的必然是日系车了。
当然,车身的安全性也不光只与车身的轻量化有关,比方其车身架构的设计,例如许多车型鼓吹的笼型车身,除此之外,许多汽车厂商在制造汽车时,还有考虑到车内碰撞所会引发的风险,所以有的车型会故意提升整个侧围的强度,以此来减少车内乘客所受侵害的风险,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安全气囊以及一系列的被动安全保护和主动安全保护(ESP车身稳定系统、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等等)。
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IIHS主要测试前端侧角碰撞、侧面撞击、车顶强度测试以及追尾对颈椎的影响,当然,也包括一些特殊测试,比如说会用两车相撞进行测试等等。那么最后再回到咱们表格的测试结果,你们会发现日系车除了总评分很高以外,每一项单项测试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那毋庸置疑的是,在整体安全性上,日系车的表现还是比较可观的。
写在最后
针对于这个问题,车轱辘编辑认为,如果日系车的安全事实真如大家所说的那么“脆”,其一直居高不下的销量又是怎么回事儿呢?最后,车轱辘编辑想送大家一句话:“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第七代伊兰特:历经市场大浪淘沙的“新三样”,如今锋芒依旧曾几何时,在我国汽车工业相对匮乏的90和00年代,伴随着一代人出行的“老三样”(桑塔纳、捷达、富康)和“新三样”(伊兰特、凯越、福美来),几乎是占据了当时国内家轿领域销量的半壁江山,是那个时候当之无愧的“国民神车”。就以十年前的北京为例,在京城大街上最多的车不是奔驰和奥迪,而是挂着北京现代车标的伊兰特! |
红旗MPV的平替版本,或将命名为M9,一汽奔腾全新MPV专利图曝光近一年来国内MPV市场说“神仙打架”也毫不为过,前有嘉华、塞那等传统燃油MPV上市,后有岚图梦想家、腾势D9等新能源“带电”的MPV出现,足以可见在MPV这个依然小众的市场中,将掀起一场“血雨腥风”。 |
第二代马自达CX-5何以成为时尚人士的个性首选?这个狗年注定不凡,当越来越多的00后步入“车产一族”,设计狮们又该开始磨脑袋了。对于新兴的消费群体来说,“一辆车”或者“一辆好车”已经不能满足他们更加挑剔的胃口。除了车和好车之外,够拉风、够个性、够张扬也应该是汽车的基本配置。可是纵观市面上的车型,有颜值的往往没性能。而高性能的往往价格不美丽。价格美丽又有性能的往往因为缺乏颜值而没能活过第一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