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各大老牌造车厂商而言,在汽车方面,理应是专家,不过那是在新能源汽车还未出现之前,对于这个“新物种”的出现,直接将造车拉到了一个全新的赛道之上,有的车企为了尽快加入新能源汽车的行列,它们采用投机取巧的方法,直接“油改电”,很显然,消费者不买账,而市场也是不认可的,不过这都不算什么,关键是在这个本就没有优势的“大背景”之下,有车企依然抬着高傲的头颅,做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决定!
沃尔沃“油改电”产品官宣涨价
众所周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沃尔沃是不占优势的,因为它目前在售的所有新能源车型,几乎都是其自家燃油车的“衍生品”!对于沃尔沃而言,想要打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它理应放下高贵的身段才是,但殊不知近日沃尔沃官方却宣布其旗下两款纯电suv全面涨价,最高的涨了2.3万元。
它们分别是沃尔沃XC40 RECHARGE和沃尔沃C40 RECHARGE。
沃尔沃XC40 RECHARGE一共三款车型,最低涨幅的四驱高性能版上调1万元,其中长续航版上调1.29万元,长续航版PRO上调1.39万元。
沃尔沃C40 RECHARGE一共三款车型,最低涨幅的四驱高性能版PRO上调1.1万元,其中长续航版上调2.20万元,长续航版PRO上调2.30万元。
至于为什么涨价,沃尔沃CEO给出的解释是这样:“汽车价格上涨滞后于成本上涨。”
那么这样说来,沃尔沃也算被迫涨价了?至于为什么滞后,理应和产能相关,不过有一点我没想明白,那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为什么特斯拉还能做到官宣降价?
特斯拉官宣降价 势必要成新能源汽车最大赢家?
针对于此,特斯拉中国相关负责人员给出的回应是:“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利用率有所改善,目前供应链相对稳定,所以在成本上得到了更好的控制!”再结合沃尔沃官宣涨价的消息来看,难道事实真如特斯拉所说?
为此有许多业内人士发表出了不一样的看法,那就是市场对特斯拉的需求已经放缓,需要通过调价来刺激市场,维持高销量!并且给出了相关数据,在今年第三季度,特斯拉的交付量为34.3万辆,但是它的产量却达到了36.5万辆,也就是说其产品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市场需求开始放缓。
不仅如此,今年前三季度特斯拉的总交付量仅为90.86万辆,这与它全年需售出140万辆的目标还相差甚远,那么怎么办?降价换销量不失为一个好法子!对外便宣称成本控制得很好!还能变相给品牌拉高一波好感!何乐而不为?
写在最后
至于特斯拉官宣降价的背后,事实到底如何?我们不去争辩,不过可以预见的是,在中国市场,特斯拉已经丧失了原本其“一家独大”的地位,这从近月来乘联会的销量榜单中我们就能够找到答案,其中比亚迪将会成为它一生中的劲敌。
牛头标就能做到上下通吃,为何“VW”就不行?在汽车圈内,曾有这样一句话,“中国的大众,世界的丰田”。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中国大众车最受欢迎,但是放眼全世界,丰田才是最主流的汽车品牌。其实这也无可厚非,大众作为最早一批引入国内的外资品牌,国人对大众的情感难免会更深厚。 |
拉皮宝骏560的530凭啥减配还卖得比560贵?说到最接地气的车商,莫过于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宝骏汽车了。之所以接地气,是因为平易近人的价格,居高不下的性价比和玲琅满目的配置。即将上市的宝骏530这款定位于紧凑型的SUV且预售价在7.88-11.98万元,未来市场表现会一如既往地和宝骏510等车一样热销吗? |
换汤不换药的英菲尼迪Q50L推新会卖得更好吗?英菲尼迪在中国市场中,多多少少有些“高不成低不就”的意思,尤其是从未高涨过的销量让人不能直视,但它依旧有着不容小觑的实力。英菲尼迪是一款主打北美市场的日产旗下的高端豪华品牌,有如本田之讴歌、丰田之雷克萨斯,目前只在日本本土生产。以前日本本土却从未出现过挂有“英菲尼迪”标志的车型,比如有着“东瀛战神”美誉的GTR实际上也要划分到英菲尼迪的车系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