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诞生到退市,理想ONE的负面消息似乎没有停过。最近,因为理想ONE停产,理想汽车再次被车主投诉到风口浪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车主认为,理想汽车存在销售欺诈的问题。今年年中定车的车主,在订车时询问销售是否存在产品升级换代的情况,销售方面予以否认,但如今网传理想ONE即将停产,并存在一定的市场优惠,老车主便心存不满,要求理想汽车方面予以表示。这似乎是去年理想ONE升级改款投诉维权事件的再现,甚至与特斯拉降价后车主维权事件风格相似。

此次投诉维权,到底谁是正义的一方呢?在编辑看来,没有正义不正义,只有利益不利益。说白了,投诉维权车主,接受不了新车刚刚交付或尚未交付便要停产降价,这直接触动了消费者的相关利益,消费者自然要维权。且不说两万元左右的现金优惠,理想ONE停产后还导致的车辆贬值,后期维修保养成本提升,甚至降低了品牌形象。理想汽车销售方面,可能也是为了获取利润最大化,没有更为完善的产品规划,导致了消费者不满。

但总的看来,这波操作,还是理想汽车官方更占理一些。国内市场,降价维权的现象屡见不鲜,从此次的理想ONE因停产而优惠,到之前特斯拉国产后价格一降再降,甚至再到房地产市场的降价风云,事后都能看到维权的身影。然而从去年起,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涨价,车主却都是背地里从心里乐,甚至低买高卖赚取利润,没人站出来维权。

至于车主所投诉的销售欺诈问题,似乎也很难成立。首先,车辆本身并不存在功能减配或问题车辆等问题,订单合同自然说不上销售欺诈,其次,价格涨跌是市场行为,厂商难以控制,毕竟部分车型停产后,价格一路猛涨,这显然不是厂商能够完全控制的。最后,产品升级迭代不可避免,总不能为了老车主利益,奔驰连夜复活初代“三蹦子”。所以,即便理想汽车销售做法真的不厚道,我们也只能从道德层面指责,却不能用法律手段维权。

说句题外话,当前部分产品频繁地推陈出新确实存在争议。这在满足了新生消费者更高要求的同时,却由于产品迭代没有继承性,难以引发相关车主的认同感,车型的发展也难以长久。所以,现款理想ONE停产后,不妨将理想L8命名为2023款理想ONE车型,这样操作下来,是不是就顺理成章了呢?
										长安新能源再获50亿资金支持 助力企业更快抢占市场高地2022年1月24日,以“携手并进 共创辉煌”为主题的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新能源”)B轮融资签约仪式,在重庆帕格森蒂两江蒂苑酒店举行,重庆市市委常委、两江新区党工委书记段成刚,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罗蔺等政府领导,长安汽车总裁王俊、总会计师张德勇等企业领导,及参与本次增资的13家企业代表等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共同见证长安汽车在新能源发展赛道上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至此,长安新能源于2021年开启的B轮融资工作,在历时一年后宣布圆满成功,最终募得资金49.773亿元,超计划融资近20亿元!  | 
								
										开启年底新一轮官降,比亚迪在打什么主意?每年年底,车市都会有一定程度的优惠促销情况。而这次则是由比亚迪开启,作为目前车市的高光明星,巨头车企,比亚迪全年的表现几乎都是高光级别,而且旗下产品也基本上是多点开花,按理说并没有那么愁销量,而且应该守住价格保住溢价及品牌形象,怎么这次新一轮降价,是由比亚迪开启呢?  | 
								
										“国货”越卖越贵动辄20万元以上,到底是技术的提升还是薅羊毛?可能大多数人对国产的第一印象就是便宜,其实这也是曾经不可否认的事实。毕竟以前所有自主品牌都是“众泰”,要技术没技术,要实力没实力,只能靠着模仿和逆向研发他人产品,“廉价”也就成了自主品牌挥之不去的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