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则则电动汽车事故的新闻出现在各大头条,一时间,人们对电动汽车的安全性产生了很大的质疑。一直以来,伴随着汽车的产生,安全便成为了一个摆脱不掉的话题,如何生产更安全的汽车,也成为了厂商和消费者的共同心声。立足当前,在新能源汽车转型的风口上,安全性会成为电动汽车继续发展的绊脚石吗?

提到安全性,我们就不得不说汽车行业的评价标准:碰撞测试。确实,在过去几年里,碰撞测试让人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了汽车的整体安全性能,不少车企因为偷工减料,安全性能差而备受吐槽,也有不少车企因为在碰撞测试标杆般的成绩,而备受赞扬。然而,在碰撞测试中,电动汽车却往往以一种“优生”的姿态而存在着。

翻看过去两年参加过中保研碰撞测试的重磅新能源汽车,其中包括特斯拉model 3、理想ONE、比亚迪汉EV、小鹏G3、蔚来EC6和大众ID.4X,除了小鹏G3成绩稍微拉胯以外,其他车型的结构测试几乎都是G(优秀)的存在,横向对比,这些电动汽车的碰撞测试成绩甚至优于同期的燃油汽车平均水准。但实际上,网友对以上碰撞测试结果并不完全认同。

一方面,当前中保研碰撞测试主要偏重于测试车辆的结构性安全,而电动汽车的整体布局往往相对简单,更新的整车平台也更能保证新能源汽车的整体结构优越,反而是燃油车由于顾及到发动机、变速箱结构,以及部分车型年代久远,碰撞测试成绩不及电动汽车。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真正令人担忧的,并非结构性安全,而是动力电动的稳定性,这点在中保研的碰撞测试中并没有仔细研究,其成绩自然就难以说明燃油汽车与电动汽车孰更安全。最后,燃油车价格往往与新能源车型价格不对等,存在级别不匹配的问题。
写在最后

编辑认为,随着国内汽车行业,尤其是电动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相关行业也要同步跟进,避免消费者在选车时毫无根据,最终吃了哑巴亏。除了整车的结构性安全,碰撞后的自燃等二次事故也应该被关注,尤其是在当下各种事故存在的不确定性,碰撞测试中也应该充分考虑车辆底盘结构受损的情况,这样才能让消费者更加明白。只不过当前众多新能源车企谈“火”色变,恐怕这样的建议很难成为汽车行业的共识。
10万元级智能音乐座舱新风潮 思皓X6 7.99—11.49万元 正式上市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主的科技革命,为汽车行业带来了巨大变化,智能化成为行业发展趋势,同时以用户为中心,智能化、个性化、场景化为特点的客户需求也在改变,围绕行业趋势和用户需求持续技术创新成为必然。 |
品牌全球化加速,欧拉闪电猫惊艳巴黎车展10月17日,世界五大车展之一的巴黎车展正式开幕!在这场被全球车企视为行业“风向标”的盛会上,国内外汽车品牌云集,长城等龙头车企领衔中国汽车出海力量。欧拉汽车作为长城集团第一个走向欧洲的纯电品牌,此次携闪电猫车型重磅亮相,以创新品类和全球领先的产品硬实力惊艳全场,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冲入世界级赛道提供了高价值范本。 |
12月销量出炉,多款车型销量破万,比亚迪用技术跑赢市场?新年假期尚未结束,比亚迪便公布了去年12月份的销量成绩,乘用车单月交付97990辆,同比增长77.9%。其中,新能源汽车再度挑起比亚迪大梁,92823辆的成绩,占到了全部销量的9成以上。尤其是在DM-i插电混动市场,比亚迪几乎以一己之力,改写了插电混动市场的走势,也就此奠定了比亚迪的强大口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