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汽车和摩托车资讯分享

Car and motorcycle information sharing

老实厚道的奇瑞也开始学坏了,欧萌达同车不同底盘,诚意在哪?

  • 829
  • 2022-07-14 09:00
  • 0

奇瑞在国内一直是以“理工男”的形象立足,而“理工男”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懂得变通。提到奇瑞,外界对它的评价一直都是褒贬不一,都说奇瑞有着一流的技术三流的设计,这么多年来奇瑞始终坚持“初心”,不管外界怎么评价,奇瑞就是不改变。

不过,在外观设计上被黑了这么多年的奇瑞,也终于在欧萌达上开窍了,在设计上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甚至遮住车标都让人不敢相信这是一辆奇瑞出品的SUV。

近日,受到高度关注的奇瑞欧萌达也终于迎来了上市,售价区间为9.29-12.69万元,拥有1.5T和1.6T两种动力选择。从价格上看,欧萌达还是比较诚意,但打开欧萌达的配置栏后发现,奇瑞竟然在欧萌达上玩起了“骚操作”。

同车不同底盘,欧萌达诚意在哪?

通常一款车型的高低配置主要体现在动力、变速箱、车内电子设备和舒适性设施上,在外观和底盘上都会保持一致,即便是有区别也仅仅是细微的调整。

但是奇瑞欧萌达可不是这样,打开奇瑞欧萌达的配置栏可以发现,欧萌达1.5T车型底盘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的组合,而欧萌达1.6T车型底盘则是采用了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的组合。

同款车型两种不同的悬架组合在车圈内极为少见,上一个这样操作的就是奔腾B70,而奔腾B70在国内受到的待遇众人皆知。

两种不同的悬架组合在驾驶体验上有着很大区别,多连杆悬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能够将两侧后轮的跳动分隔开,一旦遇到颠簸不平的路面,两侧车轮不会互相干扰,乘客的舒适性相对会更好。而扭力梁非独立悬架的优点其实就是结构简单、成本低。

说白了,奇瑞对欧萌达1.5T车型采用扭力梁非独立悬架,就是为了能有更高的利润空间。这一点在售价上就能体现,1.5T的欧萌达和1.6T欧萌达起步价相差了1.6万元,除了三大件不同外,在配置上相差并不大。奇瑞如此做法,很难让人感受到诚意。

突破而来的欧萌达有多大市场?

从定位上看,欧萌达其实就是瞄向的年轻市场,毕竟在设计上欧萌达带来的改变的确很大,让人眼前一亮。

但欧萌达的设计从亮相的那一刻就备受争议,部分人觉得欧萌达在设计上抄袭了长安UNI-T。其实在车轱辘看来,为了迎合大众审美,目前的主流车型大都有着诸多雷同之处,只是某些细节不同而已。对于欧萌达和UNI-T的“撞脸”,很难说出个所以然,大可不必抓着这一点不放。

对欧萌达来说,最大的挑战其实还是奇瑞自身。欧萌达极具年轻、运动的跨界造型,虽然会吸引到一部分年轻用户的目光,但也牺牲了其它消费者人群。毕竟跨界市场本就是一个小众市场,对标的消费者人群体量并不大,这一点从长安UNI-T的市场表现就能看出。

与此同时,欧萌达在定位上与奇瑞瑞虎7也有着高度的重叠,两者都有着相同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甚至瑞虎7在尺寸上还更占优势。更何况,瑞虎7的起售价比欧萌达更低,也更有竞争力。

更何况,10万级紧凑型SUV市场本就是自主品牌竞争最为激烈的价值区间,有太多太多经典车型,欧萌达所展现出的产品力相比同级主流SUV,并没有太大优势。对奇瑞来说,欧萌达更多的只是表现了奇瑞在设计上寻求突破的决心,想要靠欧萌达走量,基本不可能。

写在最后:

总之,奇瑞在设计上寻求改变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欧萌达明显有点用力过猛,直接扎进了跨界SUV这一小众市场。加上奇瑞对欧萌达实行同车不同底盘的策略,可以肯定的是,欧萌达定不会成为奇瑞汽车未来的销量主力。

分享到:
全部评论 (0人参与)
请控制在100字以内。
猜你喜欢

奥运冠军武大靖为何会选择红旗H5

不久前,当人们谈论起红旗品牌,还总会产生一种高大威严的庄重感。随着时代变迁,红旗在传承经典的同时,更不断创新,以全新姿态开启新征程,已经于北京车展上市的红旗H5更印证了这一点。4月25日,北京车展E3馆红旗展台,当一辆蓝色全新红旗H5缓缓出场时,现场欢呼不断,热烈的掌声之中从车上下来的,正是穿着国家队运动装的平昌冬奥会冠军武大靖一一红旗H5的首位车主。

飞凡R7领衔,飞凡汽车全明星阵容征战2022海口国际新能源暨智能网联车展

2022年1月6~9日,飞凡汽车将以全新展台设计和重磅车型产品亮相2022海口国际新能源暨智能网联车展,充分展示品牌独立运营以来的焕新形象和魅力。全新色调及LOGO设计,结合全新产品展示区、高通透感洽谈区,共同营造科技感与时尚感兼具的感官体验。“智慧新物种”R7、“智能电动SUV”MARVEL R以及“620公里超长续航纯电轿车”ER6三款车型登场,生动诠释“科技兑现想象”的品牌愿景,开启“成就我的非凡”的进阶之路。飞凡汽车还为用户朋友们准备了多重特惠豪礼,让你开着梦想座驾共赴佳节。

“蔚小理”格局生变,为何胜出的是不以技术见长的理想?

相对于传统车企的百年沉淀,新能源汽车的造车门槛无疑是低了不少,这才有了一大批造车新势力。虽然近年来国内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印象有所改观,但关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争议一直存在,总是离不开“组装”两字。

安全登录 ×
车轱辘用户登录,请输入登录信息!
  • 快捷登录:
© 2017-2020 车轱辘(www.chegood.cn) 技术支持:重庆互联网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1923号 版权所有 渝ICP备17016055号-1
QQ在线:151055810  邮箱:15105581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