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更多非传统造车企业也看到了其中的商机,近几年来都密集的挺进新能源汽车市场。从互联网平台到酒类企业,从房地产公司再到家电、科技企业,跨界造车的号角已经吹响。
大多数人都认为,造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门槛远低于燃油车。可实际上,造新能源汽车远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容易,就比如创维汽车。
入局乘用车5载有余,半年销量不足1万辆
对于创维电视肯定大多数人都比较了解,但是对于创维汽车,知名度可就没那么高了,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创维也在造车。
事实上,创维创始人黄宏生早在2010年就创立了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次年,创维正式进入商用车领域。而在2017年,开沃汽车正式获得了乘用车的生产资质,正式进军乘用车领域,不久之后就推出了首款量产车型天美ET5,定位为中型纯电SUV。
从时间上来看,天美ET5比“蔚小理”还要抢先一步进入汽车市场,但是这么多年来,天美ET5在销量和知名度上始终没有起色。
而在去年4月份,黄宏生宣布将天美汽车更名为创维汽车,天美ET5也更名为创维EV6,是目前创维汽车唯一的量产车型。可名称的改变并没有扭转创维EV6被市场边缘化的局面,毕竟创维EV6与已经停产了的天美ET5在造型、配置、产品力上都基本保持一致,完全是换汤不换药。
数据显示,创维EV6今年上半年的累计销量仅为7500辆左右,还不及头部造车新势力一个月的销量。并且,虽然创维汽车今年的销量目标仅为3万辆,但是按照目前的表现,即便是3万辆的销量目标也很难达成。
实力不大野心不小的创维
创维入局汽车市场多年,虽然知名度远不如头部新势力品牌,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创维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根据创维的说法,将在2023年实现对创维EV6的换代,2024年将完成CE平台首款产品的投放,该车代号为EA8,定位为20-30万元的中大型CROSS六座智能座舱,到2025年则投放CE平台EA-7,定位为20-30万元的中大型“未来黑科技运动轿跑”,进入中型轿车市场竞争,同时还将完成AE平台首款产品EA3的投放。
而在销量目标上,创维同样是野心勃勃,计划在今年实现3万辆的年销目标,在2023年则要实现10万辆的销量目标,而到了2025年则直接挑战25万辆年销目标。结果现在也已经非常明朗,创维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还不足1万辆,更别说实现3万辆的年销目标了。
创维失败原因
可能创维汽车自己都没搞明白,为何入局汽车市场多年,在销量上却始终不尽人意。在车轱辘看来,创维汽车的失败与自身混乱的营销和产品没有竞争力有着很大关系。
就比如在营销上,创维首次发明了“交订量”这一新词汇,所谓交订量就是销量和订单量的总和,创维汽车仅公布交订量的做法说白了就是因为销量太差,想让数据更好看,以此达到掩耳盗铃的效果。对于一家如此自欺欺人的车企,作为消费者来讲,会给出足够的信任吗?显然不会。
而在产品力上,创维EV6的售价区间为14.68-25.28万元,单从定价上来看其实并不贵,毕竟创维EV6是一款中型SUV。但是,创维EV6除了价格不贵外,似乎就没有任何亮点。
就比如在续航上,只提供了410km和520km两种续航版本,部分车型甚至还不支持快充。而在智能化配置上,更是只有售价近20万元的高配车型才有,相比竞争对手哪吒U,创维EV6完全不够看。
写在最后:
从目前的市场表现看,黄宏生赌上“晚节”的第三次创业,开局并不算顺利。在车轱辘看来,创维汽车折腾了这么多年,在品牌知名度和销量表现上都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再加上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加剧,退出赛道及时止损,对创维而言不失为良策。
小40万的奔驰GLC烧机油、刹车异响,4S店竟给不出有效措施?近年来,北京奔驰频频抢镜,成为了汽车市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各种无底线的减配:车身铝换钢,减震器频频断裂,甚至四驱系统都在一次次改款中不断落后同级。与此同时,北京奔驰售后方面也暴露出很多问题,4S店使用副厂件冒充原厂件,零配件价格高得离谱等等。 |
上市两月降6万?宝马5系也扛不住市场的压力了?谁能想到,作为豪华品牌三大领头羊之一的宝马,有一天也会为了销量自降身价?关键令人不解的是,降价的车型,还都是宝马的热销车型。 |
第十九届东博会开幕 哪吒汽车与PTT公司开启全面战略合作9月16日,第十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拉开帷幕。立足中国-东盟合作、面向全球开放,东博会是中国和东盟10国政府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的国际经贸盛会。2022年是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局之年,也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的第一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建设也即将启动。在此时代背景下,本届东博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