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25日,力帆集团携智能新能源汽车智慧出行解决方案亮相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并围绕智能制造、智能新能源汽车、智慧出行解决方案,并结合盼达用车无人驾驶技术的商业应用,完美呈现未来智慧出行服务蓝图。那么,力帆有哪些黑科技?
力帆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
随着汽车市场消费变革,用户对汽车的消费逐渐从价格导向转变为价值导向,对车辆的使用需求也从日常代步向智能出行延伸。智博会上,力帆新能源汽车智慧出行体验馆便向大众展示了更高能效、更低排放、更智能化的智能制造蓝图。
力帆通过对配件、生产、检测、入库、运输等环节数据的收集,实现过程监督、质量管理、设备监控等制造细节的把控。即便是在生产环节结束后,力帆依旧持续对产品“身份”进行掌控,从而进入到消费者使用情景中去。
力帆还会将AR技术融入到工业监控系统中,以真实生产线仿真为基础,实时反映生产流程和运行状态。通过AI智能工业4.0感知设备,结合直观的数据、动画、色彩等信息丰富的电子看板,工厂可实现全工序视频录制、全物料视频备案及实时在线查看等功能。
力帆确定了“开门造车”的发展理念,以“盼达用车”平台为突破口,与百度公司共同开展无人驾驶技术研发和高精地图测绘,与阿里巴巴共同开发开放式的车载系统并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需求分析、车辆调度、车位管理等方面的“后台”支撑,与德国博世共同推动无人驾驶软硬件研发应用,与科大讯飞合作开发车辆语音识别技术,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高密度电池……
出行产品、能源供给、售后和汽车金融四条腿促力帆超车
力帆未来将打造面向中低端和中高端两个全新的品牌,并计划于2019年推出首款智能新能源汽车;孵化四个汽车后市场服务公司,为产品做全方位支撑,一是以盼达用车为主的出行服务、二是以移峰能源为载体的能源供给服务、三是涵盖用户从购车到车辆报废全渠道的服务品牌、四是汽车金融服务公司。最终形成出行产品服务、能源供给服务、售后服务再到汽车金融服务的体系,以此来支撑公司从整个制造到销售到服务的链条,实现智能汽车以及智慧出行服务的终极目标。
盼达用车已于2015年面市,经过近3年的发展,盼达用车已有约2万辆新能源汽车在重庆、广州、南京、武汉、杭州等10座城市运营,注册用户超过350万,规模全国领先。
盼达用车将携智能“黑科技”亮相未来智能生活体验区和室内展馆,公布自动驾驶商业试运营的阶段性成效。在外场,盼达用车将以自动驾驶的体验为主。用户可在现场通过APP,“一键召唤”盼达自动驾驶汽车,并上车感受“解放双手”的驾驶乐趣。在内场,则通过声光电效果,呈现盼达的AI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让参观者直观地认识盼达用车的智能化发展亮点。
力帆瞄准行业的诸多“痛点”,在“充电”主流技术应用中逆势而为,投入巨额资金打造“移峰能源”,不仅实现了“3分钟换电”的新商业模式,还有效消除了严重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里程忧虑”、“电池恐慌”难题。在“移峰能源”支撑下,用户以租代购使用电池,有效降低了购买成本;车辆可在白天电荷高峰期运营、利用夜间价格更低廉的“谷电”来充电,不仅降低了使用成本,还能促进昼夜电荷“移峰”。
结束语
未来,汽车将成为车与车相联、车与人相联、车与交通环境相联、车与互联网相联的开放式智慧出行工具。力帆将通过智能制造,依托智能新能源汽车、智慧出行解决方案,实现从传统单一的产品提供方到智慧出行解决方案运营商的转型升级。
10年才换代的BJ40却被戏称为“大号宝骏悦也”,坦克300不慌了?提到国产硬派越野车,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坦克300,长城也正是靠着坦克300在国内硬派越野市场拔得头筹,掀起了一股越野潮流。但要论中国汽车品牌的越野鼻祖,还得是北京越野。 |
蛋糕虽大但不是谁都能吃,创始人都承认没技术的远航汽车有出路?“蛋糕大,商用车的市场一年的规模也就200-300万辆,乘用车一年就是2000多万辆。要把大运的产业做大,就必须积极进入蛋糕更大的市场。”这是大运集团远勤山在面对记者提问为何要造乘用车时给出的答案。 |
全球首创风云三号红外遥感+航天级星基融合定位,埃安星灵架构智驾安全超越特斯拉11月8日晚,埃安正式发布了全新一代高端电子电气架构——星灵架构,这也是埃安在发布全新一代AEP 3.0纯电平台不久后,又一项重磅ICV技术发布。星灵架构在去年已经发布的行业第三代电子电气架构EEA 3.0基础上,通过风云三号红外遥感技术、第二代智能可变焦激光雷达、航天级星基定位融合等多项全球领先技术,针对智驾安全进行了全面升级,对新一代智能纯电车的智驾安全问题给出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真正解决了用户对智能驾驶“敢装不敢用”的痛点问题,在安全问题上,对特斯拉等车企实现了超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