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很多人心中进口车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不仅有着更纯正的“血统”,还有着更纯粹的技术,真正的有钱人也只会选择进口车,没钱才会买国产豪车来做做样子。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消费心理,才导致进口车在国内“漫天要价”。
其实,进口车也并不意味着所谓的“血统”更纯正,只是因为进口车大多都是价格不菲的豪车,这才给人一种进口车高高在上的感觉。虽然进口车在国内的市场体量并不大,但曾经也因为没有底线的加价让进口车在国内赚得盆满钵满,如今却落得个打折也卖不动的结局,令人拍手称快。
10月进口车销量近乎腰斩?
都知道近几年国内汽车市场内卷加剧,价格战更是甚嚣尘上。同样,在进口车市场也是受到了不小的波及。根据乘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10月份国内进口车销量仅为4.4万台,同比暴跌45%,近乎腰斩,环比9月份也有了21%的下滑。
从全年的表现来看,进口车在今年1-10月份累计销量也仅为58万辆,同比下滑9%。事实上,早在十年前进口车在国内就已经走起了下坡路。2014年,进口车在国内迎来了销量巅峰,达到了143万辆,此后几乎每年都在以8%的幅度持续下滑,到了2023年,进口车在国内的销量就仅有80万辆。从今年的表现来看,预计全年进口车销量将不超过70万辆,同比2023年又将进一步下滑。
具体来看,今年进口车市场除了雷克萨斯外,几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销量下滑。其中,雷克萨斯在今年前10个月累计销量为14.85万辆,同比增长7%,剩下的
至于进口车销量普遍下滑的原因,其实也是多方面的,就比如曾经的进口豪车实现了国产会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宝马X5。曾经的宝马X5绝对是国内进口大户,但在2022年实现国产后,宝马X5销量虽然有了很大提升,但毕竟不再是进口车,这也就影响了进口车的整体销量。
另外,新能源时代的加速到来也让进口车不再吃香,曾经的高端市场几乎都被进口车和
打折也卖不动,进口车已穷途末路?
无论是进口车还是国产豪车,面对销量下滑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打折促销。曾经的进口车在国内“漫天要价”,有人就将其归结为关税的影响,但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进口车为了销量打折促销,难道要将高价归结为关税?背后所表达出的反倒是曾经的进口车对国内消费者太过心黑。
就拿保时捷为例,“没有人能以裸车价开走保时捷”就是国人对保时捷的最好诠释。保时捷的加价行为虽然不是直接加价,但曾经买保时捷所选配的价格需要达到经销商的标准才能够尽快提车,至于要加价多少,就看运气了。按照网上的传闻,以前买保时捷Macan这样的入门车,也需要加价20万才能买到,像是卡宴、帕拉梅拉这样的热门车,加价幅度甚至要达到40万元以上,否则就别想提到车。
随着保时捷在国内销量的下滑,加价才能的提车的现象不仅戛然而止,反倒还破天荒的给出了丰厚的降价优惠。这里的降价优惠也并非是对车型的官方指导价进行降价,和以前的加价一样,现在保时捷的降价优惠也是对选配进行优惠,至于优惠力度,像卡宴这一级别的SUV通常选配下来相比以前要便宜一辆小米SU7的价格。
同样,雷克萨斯这边也是如此。对于加价问题,雷克萨斯再熟悉不过,奈何以前市场环境好,即便雷克萨斯要加价,依旧是一车难求。可现在环境变了,如果雷克萨斯仍旧坚持加价,怎么死的都不知道。所以在近两年,雷克萨斯也破天荒的给出了降价优惠,这才稳住了销量。
写在最后:
总体来看,进口车市场萎缩完全就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国内汽车市场的内卷程度非常高,国产品牌的实力也越来越强劲,进口车已很难展现出优势。迫于销量压力,未来进口车所给出的降价优惠也会更大,或许这才是进口车最真实的价值。
传统车企子品牌越来越多,但这些新Logo又有多少人认识?根据乘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3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达到了41.6%的历史新高,其中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市占率更是达到了63.3%。从这组数据中就不难看出,当下新能源汽车话语权正在不断上升,有业内人士预测,最快在今年底,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超过50%,汽车市场正在发生巨变。 |
四大越级优势!江南U2售5.68万-9.88万元,小型代步电车内卷加剧!在江南汽车和芒果超媒联合打造的“越级U秀”江南U2上市发布会现场,越级智能纯电小车江南U2宣布正式上市,新车推出150版、300版、300 S版、400版、400 S版、400 Pro版共6款配置,官方指导价为5.68万-9.88万元。凭借越级格调、越级享受、越级智能、越级安心四大核心魅力,江南U2将重塑国内小型车市场价值标杆,成为年轻家庭的生活最“U”解! |
多数车企销量目标完成率不足七成,第四季度将上演新一轮降价潮?对于中国品牌的传统大佬而言,2023年的销量目标并不好立,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增长风口,与竞争危机处于并存状态。与此同时,在后疫情时代,消费者购车热情的降低和价格战的爆发,让各大车企的竞争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