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来的还是来了!2018年4月4日,美国政府发布了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将对我国输美的1333项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我国也不甘示弱,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这就意味着,今后购买美国进口汽车的关税税率将从25%变为50%。
甜头到此为止,林肯成为炮灰
对于福特旗下的高端品牌林肯来说,这无疑是晴天霹雳——在2017年中,林肯对华的全年销量在54124台,虽然增幅高达66%,但是林肯能尝到的甜头也就到此为止。与凯迪拉克不同,林肯所有的在售车型都是以进口的方式在中国销售;而且林肯国产化的进度也姗姗来迟,直到在今年二月份才正式宣布在杭州联姻长安汽车落地生根。
全系车型进口意味着在价格上不会有任何优势!即使是最便宜车型MKZ,起售价格也要28.48万元起,比凯迪拉克XTS丐版的终端售价还要贵上5000元;至于新鲜出炉的领航员,虽然表面上性价比很高,但按照配置和地区的不同,加价幅度普遍在10-25万元之间。
贸易战的号角已经吹响,对美国进口汽车关税提高,林肯全系价格在国产化产品投放之前只升不降;这对于本来销量一般的林肯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苟延残喘的林肯又何德何能与其他豪华品牌抗衡呢?
品质对不起价格,用车成本谈虎变色
全进口的弊端不仅限于产品价格毫无竞争力可言,放到产品质量来说,也丝毫不能让人省心,毕竟亲爹福特的品控就摆在那里。由美国著名机构《消费者报告》发布的全球汽车质量排行榜来看,林肯的百车故障数为132,同为纯进口的雷克萨斯则为95,同为二线豪华品牌,高下立判。居高不下的故障率,在林肯的主力车型MKC上就可见一斑——电瓶亏电,转向系统故障成为了被投诉的重灾区。
维修保养也成了林肯车主的日常难题。因为纯进口的原因,林肯虽然和福特父子情深,但很多零部件仍不通用,需要以进口的方式来流通、更换——林肯的配件价格本来就贵,而且贸易战爆发也让其溢价到了一个让人谈虎变色的地步,即使不谈论价格成本,其中的时间成本又能让多少消费者在一辆车上挖空心思呢?
在保养上,根据汽车之家的数据表明,林肯MKZ的小保养费用在1500元,而XTS则在1000-1200元左右。用车成本也导致了林肯的性价比不高,在贸易战爆发的时期,林肯和消费者双双落难。
销售体系仍需完善,平行进口成为阻碍
2017年林肯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完成了100家4S店的建立,其经销商达到了136个,而这种体量对林肯整体销量来说有很大的提升,但对比凯迪拉克(322家)和雷克萨斯(217家)经销商来看显然少了很多。根据车主反映,在购买林肯的时候,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销售问题,承诺不兑现、销售欺诈和加价都不是个例,这些问题会在2018年再次上演。因为中美贸易战爆发后隐藏在这些问题背后的是利益矛盾,承诺和服务在利益的面前不值一文。
除经销商的问题之外,平行进口车也是林肯不能忽略的要点。林肯的平行进口车商有21个,占总销售个体的15%,对比雷克萨斯的10.85%,凯迪拉克的6%,就明白林肯的比例有多高。
既然都是进口车型,在相同条件下凭什么不买售价更低的平行进口车?以MKC为例,中规版车型售价在21.88-36.88万元,有6种版本;进口车型则只有4个版本,同为丐中丐配置的差价可达8万元。这些平行进口车型并不会给林肯官方带来收益,也不会被纳入到总体销量当中。
写在最后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林肯不外如是。虽然充当了中美贸易中的炮灰,但根本原因还在于产品本身、战略布局、营销体系上的鼠目寸光;亲兄弟凯迪拉克已经抢先一步国产化了,可是林肯还步履蹒跚,为国产而急的满地打转。放眼望去,林肯身后所依靠的福特这颗大树也摇摇欲坠,林肯又能怎么办呢?
电动汽车未来工厂 实现100%电能碳中和沃尔沃汽车台州工厂成立五周年【2022年3月28日】 沃尔沃汽车台州工厂迎来五周年。作为全球电气化的先锋,以及沃尔沃汽车在中国的三大汽车制造基地之一,台州工厂在五年中已建成沃尔沃汽车在欧洲区以外的首个电池车间,并通过采用未来工厂的设计理念,在电气化、未来制造、可持续发展、产业链优化及人才发展等方面成为全球汽车制造业的标杆。目前,这座电动汽车未来工厂约八成产能为纯电车型,并通过扩建自有太阳能光伏发电实现100%电能碳中和。 |
2022年已过大半,各车企年初吹的牛有多少能实现?奇瑞:别内涵我受疫情、零部件供应影响,今年上半年国内汽车市场整体环境并不乐观,不少在上海的汽车品牌在4月份甚至一度遭到了停摆。好在随着疫情的消散,以及6月份国家发布的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从而刺激了汽车消费,让国内汽车市场在近几个月有了明显回暖。 |
试驾大5座冠道,20-30万元买发动机送车值不值?试驾大5座冠道,20-30万元买发动机送车值不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