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合汽车的停工停产无疑是春节后车圈内最大的瓜,很多人都在猜想,高合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威马。不过从高合汽车的自救来看,似乎还并未“放弃治疗”,创始人丁磊更是在拼尽全力拯救高合,毕竟对于新势力品牌来说,只要有钱就不会倒闭。
近日,网传高合汽车已经收到了来自 iAuto 集团10亿美元融资,且此次合作涉及范围广泛,包括制造合作、股权并购、技术合作、品牌与市场营销整合、供应链和生产制造的整合等多个方面。在得到10亿美元融资后,高合也正在重组团队恢复生产。
10亿美元融资能拯救高合?
从表面上看,高合得到 iAuto 集团10亿美元融资后,正在积极寻求复工复产,似乎已经挺过了最艰难的时刻。但对于新势力品牌来讲,10亿美元依旧是杯水车薪,根本不足以让高合起死回生。
首先,高合自成立以来累计获得了近200亿元融资,现在这200亿元的融资已经几乎被烧光。且与高合同为造车新势力的蔚来和小鹏,在2023年的亏损就超过了100亿元,高合汽车10亿美元的融资对新势力品牌来讲,也就只够维持一年的亏损。
值得一提的是,小鹏汽车在2023年的销量超过了14万辆,而高合汽车在2023年的销量仅为8681辆,小鹏汽车亏损尚且如此严重,销量长期低迷的高合汽车想要靠10亿美元融资实现翻盘,简直是天方夜谭。
更重要的是,高合汽车根本拿不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技术,高合汽车给外界的第一印象仅有科幻的外观设计,除此之外毫无亮点,且在定位上也过于高端,其定价与产品力严重不符,这才是高合汽车销量惨淡的根本原因。
其次,高合已经失去了抢占高端市场的最佳时机,随着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内卷加剧,空有一身好看皮囊的高合根本不足以与竞争对手抗衡。即便高合后续会得到更多融资续命,如果内部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或寻求突破,也很难在高端市场存活。
长安收购高合杳无音信,一汽将成接盘侠?
就在高合宣布停工停产后不久,创始人丁磊就造访长安,以此来寻求长安汽车的庇护。按照网上的传闻,长安汽车将收购高合51%股份,让高合成为长安汽车旗下的高端品牌。对于长安收购高合一事,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也曾公开表示“在谈,离‘妥’还有距离。”
实事求是地讲,长安收购高合带来的影响远大于10亿美元融资,因为长安收购高合后将从根本上扭转高合没钱、没技术的窘境。对于长安汽车来说,收购高合后也能让长安汽车进一步提升长安汽车在高端市场的话语权,两者可谓是双赢。
但从结果上来看,长安收购高合似乎已经没有了下文,反倒是一汽和高合正在眉来眼去。早在今年4月,就有媒体爆料称一汽在4月上旬便已开启对高合的尽职调查,意在收购前全面了解高合汽车的财务状况、法律关系以及风险因素等。
对于高合来说,无论是被长安收购还是一汽收购,都是解决资金压力的最佳途径,像高合这样的二三线新势力品牌,在当下的市场大环境下,一味地靠融资已经很难“解渴”,只有“抱大腿”才是出路。当然对于一汽来讲,收购高合也能让自身更顺利地完成转型。
虽然一汽有众多合资公司,但一汽自主品牌这边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汽车,在乘用车市场都没有太大建树,特别是在新能源时代到来后,一汽奔腾和一汽红旗的新能源产品都因各种原因难以走量。如果一汽成功完成对高合的收购,势必会极大的提升一汽在新能源市场的话语权,同时也能让外界看到一汽在新能源领域的新面貌,为一汽带来的改变甚至长安更大。
写在最后:
无论如何,10亿美元的融资也算是解决了高合汽车的燃眉之急,按照丁磊的说法,高合汽车翻身的窗口期最多只有三个月,而现在已经过去了两个月。好在现在得到了10亿美元的融资,虽然不能改变高合在汽车市场的窘境,但至少不会让高合在短时间内倒下。而对于高合来讲,能够存活下去的关键还是得看长安或一汽能否顺利完成收购。
福特烈马预售30-45万元,来得晚还能坐头排?在都市的喧嚣中,人们渴望寻找一片净土。随着露营文化的兴起,国内硬派越野车细分市场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想要体验越野乐趣,追求与大自然完美融合的生活方式。 |
女司机买微型电动车代步补贴前13万元选谁?购买电动汽车上下班代步、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和日常购物等,购买一辆微型电动汽车足够,不仅车辆小巧停车方便,操控起来也很方便,很适合上班白领女司机日常使用。补贴前13万元的电动汽车,根据各地不同补贴政策,以及车辆的续航里程不同,最后补贴金额也略不同,而最后购车的成本也不同,详情可以咨询当地销售顾问。 |
丰田世纪SUV正式发布,每月产能仅30台,又要大搞饥饿营销?什么样的SUV才算得上是超豪华SUV?有人说是以奔驰GLE为代表的德系中大型SUV,也有人说是以保时捷卡宴为代表的SUV才是豪华SUV。没错,这些SUV是无可争议的豪车,但并未达到超豪华的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