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电池界的大佬,宁德时代一向非常沉稳,哪怕此前固态电池闹得沸沸扬扬的,它从来没主动站出来跟过风,甚至在前不久,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公司业绩解读会时,公开说明固态电池离商品化还很远。
那么问题来了,连业界大佬对固态电池都抱有畏难情绪,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媒体鼓吹固态电池,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车企公开声明“固态电池”即将量产呢?
固态电池的出现,沦落为车企的营销手段!
以智己汽车为例,在其今年4月份发布的全新纯电车型智己L6上,首发搭载了“第一代光年固态电池”其续航超1000km,充电12分钟,续航便能最大提升400km。看这成绩,难道说固态电池真的量产了?
事实上严格来讲,智己汽车所说的“第一代光年固态电池”,并不能算作真正的固态电池。在一场直播中,智己汽车CEO曾亲自展示过这款电池,该电池虽然不是呈液态状,但需要使用“润湿剂”来辅助,且该“润湿剂”质量占比达到了整个电池的10%。这也就说明,它顶多被称之为半固态电池。那么这样一来,该电池就不稀奇了,因为早在去年,岚图汽车旗下的追光,就已经搭载上了半固态电池。如果非要说二者之间的差别,那只能说智己汽车的半固态电池续航更长了。
目前全固态电池想要实现量产化,还有三大难关要过!首先技术问题,相较于液态电池而言,固态电池的制造工艺更加复杂。其次,还没有人找到完全适合产业化落地的固态电解质材料。最后,生产成本太高。因此,目前全固态电池想要实现量产,几乎不可能。
不过话说回来,这并不影响车企搞宣传!因为固态电池本就分为半固态、准固态和全固态三大类,你说他们搞虚假吗?对不起,并没有!所以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跟风,铺天盖地的“固态电池”新闻便又来了甚至到最后,连宁德时代都“慌”了!
稳不住就加入!宁德时代加入固态电池宣传行列?
眼看着一些非科班出身的新能源汽车,都在鼓吹固态电池,宁德时代作为业界大佬,它不得不发声了。于是前不久,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在一次技术交流会上声称:“宁德时代有机会在2027年实现小批量固态电池的生产!”并且他还给自己划分了一个等级,如果用1~9来表示全固态电池的成熟度,宁德时代目前在第4,预计在2027年,将达到7~8的水平。
注意看哦!他说的是全固态电池。由此可见,宁德时代开始现身打假了,不仅如此,这也从侧面向业界披露,宁德时代不是没有钻研全固态电池,而是在全固态电池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并且同时也给竞争对手来了一个下马威,这一石三鸟之计,是行业真高手。看来,这不是宁德时代“慌”了,而是竞争对手开始“慌”了?
写在最后
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能源驱动力,要说利润,比造车还高!不过随着电池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其利润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再加上固态电池这个行业转折的出现,越拉越多的“电池大军”涌入,宁德时代属于边“对抗”和边“防守”的尴尬境地,此时早早披露全固态电池的发展动向,说它不慌,其实才是假的!
宝马车主晒试驾小米SU7反被嘲讽,尊贵的宝马车主不屑屌丝小米?自小米SU7上市后,泼天的流量就席卷而来,引得不少人都争先恐后地希望尽快试驾到小米SU7。一方面是为了发朋友圈“炫耀”,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真实的试驾来决定是否下单,毕竟车到底好不好,只有自己试驾后才知道。 |
东南汽车发布“翼³”设计理念,为中国汽车赋能原创之美3月22日,以“至臻东南 翼领福州”为主题,东南汽车2018年品牌焕然之夜于福州城市规划馆正式拉开帷幕。东南汽车总设计师张雪龙和副总工程师于冯淼同台亮相,揭开了东南汽车设计理念——“翼³”的神秘面纱,以一场别开生面的原创设计美学盛宴引爆全场。与此同时,东南汽车公布了2018年发展规划,多维度展现一个自信、美丽的新东南形象,向中国市场展示东南汽车致力于工业设计、个性鲜明的品牌魅力。 |
3000万元和300万元的跑车差距究竟在哪?跑车,价格从50多万元到接近3000万元的各级价格车型都有,同样都是跑车为何价格差别那么大?这些差别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品牌不同?性能不同?这些不同背后为何有如此之大的价格差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