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红也是红?经历了小米汽车三次警告、智己汽车三次道歉后,因智己L6掀起的“公关之战”仍未平息。
纵观智己汽车和小米的始末,归根结底还是智己汽车为了蹭小米流量而引发,虽然智己汽车声称是团队内容审核疏漏,对小米SU7重要参数出现错误标注,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就是智己汽车故意为之,其目的就是制造矛盾博得流量。那么,如今这一局面是智己汽车想看到的吗?
黑红也是红?智己汽车输得彻底
从结果上看,智己汽车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泼天的流量瞬间洒在了智己汽车身上,让智己汽车瞬间打开了知名度。但是,有关智己汽车的讨论似乎都不是正向的,甚至还遭到了多数人的口诛笔伐,甚至还上升到了人身攻击的局面,以至于智己汽车不得不在社交平台上“喊冤”。
从营销层面来讲,智己汽车的这一做法让自己打开了知名度,虽然不太厚道,但也不失为一个好计策。但智己似乎忘了,营销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销量,虽然智己汽车得到了流量,打开了品牌知名度,但品牌本身的路人缘也就此损失殆尽。
与此同时,外界都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智己向小米汽车道歉上,反倒是忽视了智己L6本身的卖点。从智己L6发布会结束到现在,有多少人记得新车的核心卖点,是全系标配激光雷达,还是“灵蜥”数字底盘,亦或者所谓的“行业首搭固态电池”?
更致命的是,智己汽车CEO刘涛在发布会上还大倒苦水,意图博取外界的同情心。可结果是,外界反倒质疑起了智己汽车频繁加班的企业文化,连同为上汽兄弟的荣威都看不下去了,公开表示“上汽荣威不鼓励加班,坚持流量不等于真理”,这无异于将智己汽车架在火上烤。
毫无疑问,虽然智己汽车赚到了流量,却输了格局。如今的汽车市场,有流量未必就有销量,智己汽车在发布会上指名道姓地讽刺小米SU7,也确实没有太高的格局。通常情况下,汽车品牌在发布会上不会指名道姓,会用“X米”或者“XX7”来暗指竞品车型,虽然大家都知道具体说的是谁,但是不指名道姓,也是对竞争对手的尊重。
预售23小时预订破万,背后水分有多大?
智己汽车绞尽脑汁蹭小米流量,换到了多少订单呢?根据智己汽车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智己L6在开启预售后仅23小时,预定就突破了10000台,这是智己汽车自创立以来最好的车型预售成绩。对比来看,其销售表现较好的第三款车型智己LS6上市当日,订单才8000辆左右。
如果仅看预订量,智己L6的表现虽然比不上小米SU7仅24小时大定就达到了88898辆的高度,但也好过于大多数新车。但是,小米入局后带来的不仅仅只有空前绝后的热度,还有对“大定”的重新定义,消费者只要在一周内没有完成锁单,就可以返还定金,这才有了小米SU7仅24小时就有近9万大定的成绩。
同样,小米SU7的做法在智己L6这边也存在。根据智己L6的下订政策可以看到,消费者只需要2000元就可下订智己L6,只要没有完成最终的锁单,订金就可退回。也就是说,智己L6超1万台订单背后,也有着一定水分,至于这水分有多大,相信只有智己汽车自己知道。
从智己L6的产品定位来看,23-33万元的预售价区间有太多竞争对手,除了智己硬蹭流量的小米SU7外,还有小鹏P7i、特斯拉Model 3、新款极氪001、极氪007、比亚迪海豹、阿维塔12、智界S7等,智己L6正式上市后的销量能否接住这“泼天的流量”也有待商榷。
写在最后:
实事求是地讲,如果智己汽车不碰瓷小米SU7,以智己L6本身的产品力,在20-30万元这一价格区间中,还是有一战之力。且不说智己宣称的“行业首搭固态电池”的准确性,至少智己L6在续航表现上的确够亮眼,但流量终究不等于真理,也不等于最终的销量。
国产Q6预售进口Q7大降价,面对奥迪双重夹击,国产宝马X5还有戏?上半年对BBA来说,最大的新闻莫过于宝马X5的国产化了,近两年来只要有任何国产宝马X5的风吹草动,就会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毕竟在BBA中,宝马X5算是首台实现国产化的中大型SUV,更何况进口X5的销量一直都不错。 |
开启品牌年轻化序幕 哈弗F5将于9月上市自北京车展首次亮相以来,哈弗F系一直是车市关注的焦点。据悉,哈弗F系首款车型——哈弗F5将于9月正式上市。坐拥SUV领导者之尊的哈弗,为何在H系气势如虹的当下,发力打造一个全新的F系?作为F系的开山之作,哈弗F5又将带来如何不一样的驾乘体验? |
卷出新赛道,魏建军证实坦克300将推2.4T柴油版,定价还会便宜?车市内卷已经成为了近两年汽车市场出现得最频繁的关键词,曾经车企之间的竞争无非就是在价格和配置上的竞争,而现在的竞争则是转向了多赛道的竞争。最典型的就是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曾经不显山不漏水的车企“老大”,都被雷军卷到现场为自家产品站台,甚至还带起了车企掌门人的直播潮,有网友调侃称“都以为汽车市场已经卷到头了,只有雷总觉得这条道异常宽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