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汽车行业的“门外汉”,小米品牌的战略转移,毫无疑问是成功的。
尤记得小米造车消息刚曝光时,便引得一大批媒体朋友的关注,报道以及猜测在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宣传,多是猜测小米汽车的价格,是否会如小米品牌“亲民、高性价比”一般,让消费者愿意买单。
事实证明,大家只猜对了一半,从小米汽车官方曝光的配置来看,它的定位属于中高端品牌,这也就说明亲民肯定是做不到了,不过高性价比应当还是完美继承了的,毕竟这是它在一众中高端电动汽车品牌面前立足的根本,所以对于价格,大部分消费者仍然还是满怀期待的。
目前,小米汽车旗下首款C级高性能生态科技轿车XIAOMI SU7将于3月28日正式上市,可上市在即,近几天它却闹了一个“大乌龙!”
小米测试车高速逃费?被天津高速官媒披露!
3月14日,由天津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的一个名为“高速声音”的账号,发文称:“在京沪高速路段有14辆临牌车出现超时行驶,路径通行数据异常的现象,后经稽核人员核实,该14辆车存在“长路短报”的逃费行为,共计54次,涉及金额4408.96元。”并附上了摄像头截图。
从图上看,该车正是小米汽车品牌旗下即将上市的车辆XIAOMI SU7。消息一经发出,网上爆出了大量负面声音。如:“小米这是还未上市,就先败一波品牌形象!”
当然,也还是有理智的网友认为,这一定是搞错了,因为作为一款即将上市的车型,没必要败坏自己的品牌形象。
果然,没过多久,小米方面便发表了如下声明:
tips:该图片来自小米公司发言人官微截图
简而言之,XIAOMI SU7测试车高速逃费就是一个乌龙,被官媒曲解事实,目前小米官方正在与已发文官媒进行沟通。
截止目前,“高速声音”所发原稿已删除,那么问题来了,不管这次高速逃费乌龙事件如何发展,对小米汽车品牌而言,是否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负面不至于,权当上市前的“小插曲”!
要说负面倒不太至于,毕竟该事也已明了,一场乌龙闹剧不会掀起太大的风浪,不过官媒在事实不清晰的背后,乱定事实,却是一个令人胆寒的行为,这不禁让人猜测难道背后存在恶意竞争?
毕竟商战都是很“脏”的,况且现在汽车市场到处都存在着“价格战”,拉着新能源时代尾巴面世的小米汽车,很容易遭到同行的排挤,而且从小米汽车官方给出的宣传资料来看,XIAOMI SU7可谓是实力不俗,超级电机、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等,几乎现目前各品牌电车所拥有的优势,它全都涵盖了,如此一来,同行是会存在压迫感的。
写在最后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次高速乌龙的小事件,也算给小米汽车提了一个醒,做任何事都得严谨,因为难免会被有心之人钻了空子!
										自燃、锁电风波不断,这就是威马式“用户至上”?为什么不买新能源汽车?每个人都会给出不同的理由,但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国内消费者已经渐渐认可新能源汽车,这一点从近两年国内车市整体销量就可以看出。  | 
								
										5月销量7588辆,为什么说型格才是A+级运动轿车王者?乘联会5月销量分析显示,A级轿车的总销量是34.44万辆,虽然占据了车市四分之一销量,但跌幅却是轿车领域里面最大的。车企也正在不断发力,突破这个局面,于是这两年市面上推出了非常多运动型轿车,可谓是琳琅满目,可从宏观销量层面可以看出,新学员不少,但出圈的寥寥无几。  | 
								
										销量持续低迷,市值蒸发2900亿元,小鹏汽车恐成资本弃子?在众多新势力品牌中,小鹏汽车算是起步比较早的一个,在发展的初期也是顺风顺水,在业内被称之为“蔚小理”。甚至在2021年,小鹏汽车还力压蔚来、理想,成为新势力品牌中最畅销的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