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到2024年,也就意味着2023年已经彻底成为了历史。在2023年,国内汽车市场并未实现预想中的复苏,传统燃油车市场更是受到了来自新能源汽车价格不断下探的挑战,不少合资车企都未能实现销量增长,但一汽-大众却是一个例外。
根据一汽-大众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23年累计销量达到了191万辆,同比增长4.8%,实现8.6%的市场份额,以断层式的领先稳居合资品牌销量榜首。回顾2023年一汽-大众的表现,一汽-大众累计生产整车迈上2700万辆的新台阶,同时还带来了ID.7 VIZZION这一全新纯电车型,标志着一汽-大众ID.家族2.0时代的开启,这样让外界在2024年对一汽-大众有了更多期待!
向190-200万辆目标发起挑战
在一汽-大众的销量构成中,大众品牌无疑是主要的销量担当。根据一汽-大众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大众品牌在2023年销量超过了105万辆,奥迪品牌也有近70万辆的成绩,同比增幅达到了9.8%,在豪华品牌里的增长率第一;捷达在细分市场份额更是达到历年新高,累计销量超过了16万辆,实现了10.3%的同比增长。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传统燃油车零售销量为1395万辆,净减92万辆,同比下降6%。而在燃油车整体市场份额下滑的大背景下,大众品牌在燃油车市场中的份额却达到了6.9%,逆势提升0.8%,在这一数据的背后无疑是国内消费者对一汽-大众更加信任的表现。
面对新能源汽车带来的冲击,一汽-大众作为最先开启转型的合资车企之一,旗下的ID.家族也在持续发力,去年累计销量达48617辆,仅去年下半年销量环比上半年就增长了46.3%,相信在ID.7 VIZZION的加入后,一汽-大众ID.家族的销量潜力还会进一步得到释放。
对于2024年,一汽-大众现在也有了明确目标,官方更是将2024年定位为“自强”之年,年销量目标还要达到190-200万台,同时还将加快混动、纯电车型的落地。毫无疑问,对于2024年的销量目标,一汽-大众并没有口嗨图一时之快,而是要稳中有进,使一汽-大众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具备更强的韧性。
迎来产品大年,一汽-大众新车抢先看
想要在快节奏的当下实现在销量上的稳中有进,仅靠现有车型现在是不够的,为了完成190-200万辆这一销量目标,一汽-大众也将在2024年带来多款重磅产品。
首先就是大众品牌这边,作为一汽-大众的销量主力,大众品牌不仅要在燃油车市场继续保持领先优势,ID.家族更是要向10万辆目标发起冲击。在新车型的打造上,大众品牌不仅将推出全新一代迈腾和中期改款高尔夫,同时还将自主研发全新混动技术,从而进一步提升在燃油车市场的竞争力。
在奥迪品牌这边,2024年的主要精力就是将集中在新能源汽车的打造上。按照一汽-大众的计划,奥迪品牌将在今年推出基于PPE平台打造而来的A6 e-tron、Q6 e-tron等车型,进一步丰富一汽-大众奥迪品牌在新能源赛道的产品矩阵。与此同时,新款奥迪A3也将在今年问世。
最后就是捷达品牌,计划在今年对现有的捷达VS5和VS7进行升级改款,同时还将新增一款具有越野风格的全新SUV车型。到2024年年底或2025年初,捷达品牌首款旗舰车型捷达VS8也将迎来发布,且首款纯电车型VA5也会投产。
写在最后:
毫无疑问,在2024年一汽-大众将迎来产品大年,旗下三大品牌均有重磅新车发布,且也在加速向新能源汽车的转型。面对新时代的冲击,作为行业老牌“龙头”的一汽-大众已经做好了准备。对于一汽-大众2024年190-200万辆的销量目标,你们认为能完成吗?
网友汽车评论:购买微型轿车八大理由在车市众多的产品中,微型轿车以其价格低廉、经济实用而最符合中国的国情。现在的微型轿车一般是指发动机排量0.8升——1.3升之间,车长3.5米到3.8米之间,大部分为两厢结构,价格在从三万到六、七万元不等的轿车。过去人们往往把微型轿车和长期占领低端市场的平头面包混为一谈。实际上,平头面包(包括其原有平台上的改进型)作为微型轿车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于结构简单、技术落后、安全性差等原因早就列入被淘汰之列。 |
26.59万元起,特斯拉全系降价,新势力看了头大!10月24日清晨醒来的第一则新闻,特斯拉又降价了。特斯拉官方宣布,中国大陆地区特斯拉在售 Model 3 及 Model Y 售价调整,调整后 Model 3 后驱版下调1.4万元,降至26.59万元,高性能版下调1.8万元,降至34.99万元。Model Y 后驱版下调2.8万元,降至28.89万元,长续航版本更是一口气下调3.7万元,降至35.79万元,高性能版下调2万元,降至39.79万元。 |
销量创新高危机同样存在,靠燃油SUV走量的捷途未来在哪?根据乘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在7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了51.1%,创下了历史新高。这对于整个汽车市场来说,绝对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新能源汽车从最初的“小众产品”逐渐成长为市场的“中坚力量”,绿牌车已经成为了多数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