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市价格战作为今年的主旋律,让新能源汽车在价格上终于实现了“油电同价”。从表面上来,今年汽车市场的价格战是由特斯拉掀起,但实际上还是受新能源汽车制造成本的影响。
都知道,一台纯电动汽车最大的成本就是在动力电池上,占据了整车制造成本的30-40%,动力电池原材料碳酸锂的价格自然就左右了新能源汽车的终端售价。从目前电池级碳酸锂市场的变化来看,新能源汽车价格战或将进一步加剧。
新能源车企的狂欢,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
2022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一路飙升,一度接近60万元/吨的最高点,导致新能源汽车制造成本居高不下。但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就跌破了20万元/吨,来到11月中旬,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下跌1500元/吨,跌至14.9万元/吨,正式跌破15万元/吨关口。
11月28日,电池级碳酸锂报价下跌2000元/吨,当日平均报价仅为13.6万/吨,延续了近期锂价下跌的趋势,继续创造了今年以来的最低报价,使得新能源汽车制造成本持续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去年电池级碳酸锂60万元/吨的最高点,现在的电池级碳酸锂跌幅已经超过了77%。另外,以电池级碳酸锂目前的价格走势来看,未来售价还会持续下滑。毫无疑问,仅仅是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下跌,就已经足够让新能源汽车市场掀起新一轮价格战。
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曾表示:“碳酸锂每下降10万/吨,每一度电池节约50块钱,70kWh电池包就能节约3500块钱。”就以去年最高点60万元/吨来计算,以搭载70kWh电池包的纯电动汽车为例,最终制造成本相比去年最高点现在已经下降了16240元,所以新能源车企才有底气在今年大打价格战。
更何况,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已经形成了规模化,整车制造成本上本就是在逐年下滑,加上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新一轮价格战已不可避免。
“油电同价”已实现,油车生命进入倒计时?
都知道,新能源汽车完全取代燃油车只是时间问题,但想要完全取代燃油车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以市占率为例,尽管今年新能源汽车因为价格战销量大增,其市占率也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点,但与燃油车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根据乘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10月狭义乘用车终端零售完成203.3万辆,同比10.2%,环比增长0.7%,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77.2万辆,渗透率达37.8%。根据业内人士的预估,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达到50%,203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74%,其中纯电动车型的占比将超过55%。
所以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燃油车依旧是乘用车市场的主流,新能源汽车想要完全取代燃油车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实现。不过,随着油价的不断上涨,不少消费者已经对燃油车失去信心,转而入手新能源汽车,如果油价持续身居高位,并不排除新能源汽车提前取代燃油车的可能。
不过话又说回来,除了油价在上涨外,公共充电桩的电费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多,也在呈现出上涨的势头。进入到今年下半年以来,不少城市的公共充电桩电费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上涨,涨幅从一成到一倍不等。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公共充电桩的电费只会持续上涨,新能源汽车的用车成本并没有厂家所宣传的那么低,同时还要承担电池衰减的问题。
写在最后:
总之,新能源汽车价格未来只会越来越便宜,但想要像今年这样突然有大幅度的下滑显然是不现实的,只会呈现出小幅度的阶段性下滑。对于有购车计划的消费者来说,想要等一个历史最低价入手不太可能,汽车消费者向来是“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的过程。
										艾瑞泽GX将于10月正式上市 肩负品牌销量双重使命2018年是奇瑞战略转型体系变革之后,效果爆发的一年。今年1-8月,在汽车行业整体疲软的大背景下,奇瑞集团销量逆势上扬,累计销售462,330辆,同比增长13.9%。自3月以来,已经连续6个月保持增长。产品力创新、智能化转型、品牌年轻化,是奇瑞汽车保持稳定增长的几个主要因素,同时也是决定奇瑞能否迈向更高台阶的考验。艾瑞泽GX正是这一思路下推出的力作。  | 
								
										何时是购置税减半抄底最佳时机?是否会对新能源汽车造成影响?疫情反复、原材料价格上涨、芯片短缺均影响到了国内车市的整体走势,同比大幅下跌已成车市主旋律。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4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销量为104.3万辆,同比下滑35.5%,环比下滑34.0%,这一数据也直接让国内车市倒退回了10年前的水准。  | 
								
										8.98万起,五菱缤果PLUS上市,有何优劣势?8.98万起,五菱缤果PLUS上市,有何优劣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