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性的汽车巨头,丰田虽然不像大众那般旗下拥有众多子品牌,但在全球销量上,丰田已经连续三年超过大众,成为全球最畅销的汽车集团。另外,与大众高度依赖中国市场不同的是,丰田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要小很多。
以2022年的销量数据为例,2022年大众全球销量为830万辆,中国市场销量为318.45万辆,占比高达38.36%;丰田2022年全球销量为1048.3万辆,中国市场销量为194.06万辆,占比仅为18.51%。由此不难发现,丰田在全球市场比大众更受欢迎。
正在跌落神坛的丰田
虽然大众是国内汽车市场最畅销的汽车品牌,但在部分国人心中,丰田的地位比大众还高,甚至还出现了过度神化丰田的现象,从而助长了丰田的嚣张气焰,大搞饥饿营销,没有购车优惠也就算了,反倒要加价购买,雷克萨斯、汉兰达、埃尔法均是丰田的加价神器。
不过,丰田加价的传统已经成为了过去式,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内汽车市场,丰田也不得不放下姿态,给出足够的降价优惠来冲销量,甚至连雷克萨斯也没能摆脱降价的结局。
丰田的优惠力度到底有多大?雷克萨斯肯定最有发言权,曾经的雷克萨斯连入门级的ES 200都要加价,落地价达到34万更是轻车熟路,如果不加价3万根本买不到,而现在的雷克萨斯ES 200已经给出了4万元的降价优惠,在个别经销商处的优惠力度甚至还达到了6万元,且除了雷克萨斯ES外,雷克萨斯其它车型也有不同程度的优惠。
曾经要加价购买的雷克萨斯,现在反倒有丰厚的降价优惠,这背后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丰田也感受到了来自中国汽车市场的危机感,从销量上也能体现。今年1-6月,雷克萨斯在华销量为7.05万辆,同比跌幅达到了18.5%,是主流豪华品牌销量TOP10中唯一同比下跌的品牌。
同样,丰田这边也好不到哪儿去,根据乘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1-8月广汽丰田累计销量为580762辆,同比下滑6.3%,一汽丰田累计销量为507029辆,同比下滑0.3%。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销量成绩还是有着巨额降价优惠才取得的。
降价求存并不是出路
犹记得在2022年,广汽丰田在销量上还逆势而发,以100.5万辆的成绩创下成立以来的最好成绩,首次实现年销量破百万辆。可实际上,早在去年的时候,广汽丰田就为了冲击百万辆销量,对旗下车型降价促销,今年销量下滑很大程度上也是受之前广汽丰田降价促销影响,毕竟在价格战的大背景下,其他车企给出的优惠比广汽丰田更大,完全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降价虽然能对销量增长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长期的降价损失的却是无法挽回的品牌形象,对于这一点,法系车、韩系车、美系车深有体会,靠着降价来支撑销量的车企,无一例外后果都非常惨痛。
对丰田而言,要想在国内汽车市场继续保持领先,就必须加快转型的步伐。从丰田近几年推出的燃油车中就不难看出,凌尚、威飒、锋兰达无一例外都销量惨淡,即便是丰田,也无法改变燃油车在国内没落的现实。
至于新能源汽车的转型,很遗憾,由于丰田曾经对纯电动汽车嗤之以鼻,导致错失了转型的最佳时机,虽然现在已经加快了转型的步伐,推出了bZ4X、bZ3两款纯电动车型,但在竞争力上很难与同价位国产新能源汽车抗衡。
更为关键的是,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还伴随着智能化体验,无论是智能座舱还是智能驾驶,都是传统汽车品牌的短板,特别是对于丰田这样的技术宅来说,智能化简直就是噩梦。
传统车企眼中的豪华,仍停留在动力系统平顺性以及品牌力上,而在新能源时代,冰箱、彩电、大沙发才是当下消费者眼中的豪华,这也就是为何以豪华著称的雷克萨斯现在的销量还不如造车新势力的原因,因为在消费者眼中,雷克萨斯的内饰完全就是“毛坯房”,而“蔚小理”则直接给出了“精装修”。
写在最后:
丰田缺技术吗?不缺,丰田缺研发资金吗?同样不缺,在新时代下,丰田缺少的只是消费观念,丰田转型缓慢也是受丰田章男个人对燃油车情有独钟的影响,而现在丰田章男已经退居二线,想必丰田也会加大对纯电动汽车的投入。但话又说回来,市场又会留给丰田多少转型的时间呢?
增程式SUV之间的PK,看斯威大虎EDi如何完胜风光E3?10万预算买什么中型SUV?这个问题放到之前,喜欢合资的朋友可能会选择一个合资品牌的丐版车型,比如捷达VS7;追求性价比的可能会选择自主品牌的中配车型,比如捷途X70 PLUS。 |
长安新能源大力发展智慧新能源汽车,逸动EV460惊艳上市2018年10月18日,长安汽车“第二届香格里拉大会暨逸动EV460上市发布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举行。长安新能源“香格里拉伙伴计划”正式开启,标志着长安第三次创新创业的又一计划落地,此外,随着“香格里拉伙伴计划”的开启,长安新能源逸动EV460也在发布会现场重磅上市,进一步丰富了长安新能源的产品谱系,新车价格国补+地补后,11.79万元起。 |
4款高品质自主家轿推荐 何必去买乞丐版合资车2017年中国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CACSI)测评显示:“中国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为78分,是近5年来内的首次提高,其中,自主品牌相对满意度增长贡献更大。”可以说,近年来自主品牌通过加强技术研发,提高设计、制造水准等举措大幅提升了产品品质,已经获得市场和用户的广泛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