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向社会发布2022年度交强险经营情况,交强险的承保数据令人咋舌,2022年交强险保费收入2465亿元,但保险公司竟然出现了22亿元的亏损情况,而且在过去交强险实施的16年里,保险行业承保交强险仅有5年实现盈利。那我们不禁要问,年年亏损的交强险,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叫交强险。交强险,全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顾名思义,但凡是上路的机动车,都需要购买交强险。在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时,交强险会在保额内承担赔偿责任。
不过,由于交强险非常基础,保额也非常有限,作为责任方,交强险仅能支付最高180000元的死亡伤残赔偿/18000元的医疗费用赔偿/2000元的财产损失赔偿,作为无责任方,交强险的赔偿标准更低。
其次,既然是赔偿不多,但承保广泛的保险,交强险为什么会出现亏损呢?我们的保费去哪了呢?交强险的亏损,主要还是支出费用不菲,其一,交强险出险成本相对较低,在大家的接受范围内,但交强险涉及的范围广,既有人身安全,又有财产损失,尤其是在小剐小蹭越来越多的时候,交强险的赔付量就越来越高。其二,车辆维修费用高居不下,事故后的医疗费用不能医保统筹,而且车险往往又是非常容易存在监管漏洞的地方,交强险的亏损,也就不可避免。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交强险的亏损,又证明了交强险具有一定的公益性。2465亿元的保费,才出现22亿元的亏损,亏损率不高,甚至可以说控制得当。交强险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公平化的产物,他避免了不法分子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而逍遥法外,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事故受害方的合法权益,社会交通事故救助基金也要得益于交强险的存在。这样看来,小幅亏损的交强险,是一种略带公益性质的保险。
但是在交强险的背后,我们也能够看到大量车主的不满,所以交强险的优化改革,势在必行。立足当下来看,保险行业有必要借助大数据,通过对车主的行驶里程或危险驾驶习惯等因素分析,进一步调整交强险缴纳的高低限,真正让合法合规、买菜代步用车的车主省下钱,也要让驾驶习惯不好、家庭车商业用的车主,为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买单!
尹同跃代表的“两会”建议:聚焦“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品牌建设“两会”时间即将开启,首度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高度关注“一带一路”和中国品牌建设。在他带来的多条人大代表建议中,就有《关于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中“基金与产业”、“政府与企业”融合推进的建议》和《关于重视并加强中国品牌建设的建议》。 |
凯翼昆仑iHD混动不足10万元起,交999元定金抵1万元,香吗?凯翼昆仑iHD混动不足10万元起,交999元定金抵1万元,香吗? |
宝马造型为何没能拯救中华V3和V5?有着华晨宝马这个大腿,但却没让华晨中华品牌抱住,曾经畅销的中华V3和V5,都纷纷跌下神坛,中华SUV失去了国内SUV发展的大好机会,虽每款SUV热销过却持久性差,最终沦落到被市场消费者抛弃。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华V3和V5的一败涂地?恐怕华晨中华真该好好想想,寻找解决办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