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纯电动汽车取代燃油车的根本因素是什么?其实就两个方面,一个是续航问题,另一个就是补能问题,平时在城区行驶可能不会有太大感受,一旦到了节假日想要出门自驾游,纯电动汽车的这两大短板就会被无限放大。
都知道,纯电动汽车的续航和补能都与动力电池有关,难道纯电动汽车就不能搭载容量更大的电池来提升续航吗?显然不会这么简单,电池容量越大就意味着电池体积和质量更大,反而会影响续航。
在不改变电池体积和质量的情况下,想提升续航还是得从电池能量密度入手。前段时间宁德时代就发布了全新的凝聚态电池,其能量密度可达到惊人的500Wh/kg,凝聚态电池的发布或许也将意味着燃油车将被纯电动汽车彻底取代。
500Wh/kg能量密度意味着什么?
追求高续航、高能量密度仍是目前电动车行业的需求所在,这也是电池行业的趋势所在。然而,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往往出现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纯电动汽车现在所面临的瓶颈,说白了,也正是动力电池的技术瓶颈。
就以当下最普遍的锂电池为例,锂电池能量密度从100Wh/kg提升到现在这一水准,人类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当下主流的三元锂电池体系中,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的电芯单体能量密度为350Wh/kg,已经是行业天花板水平,即便是特斯拉4680电池,能量密度也才300Wh/kg。
对于电池能量密度,特斯拉CEO马斯克更是直言,如果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50Wh/kg,纯电动飞机就可成为现实。当下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技术瓶颈,丝毫不亚于进一步提升内燃机的热效率。
而宁德时代的凝聚态电池,其能量密度却达到了惊人的500Wh/kg,该电池一旦实现量产,不仅会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更是会影响到各行各业,涉及到了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淘汰燃油车,凝聚态电池够格?
宁德时代最早在去年6月份就提出了凝聚态电池概念,距离现在才不到一年,宁德时代就正式发布了该电池。
从技术上来看,凝聚态电池采用了高动力仿生凝聚态电解质,通过构建微米级别自适应网状结构调节链间的相互作用力,在增强微观结构稳定性的同时,提高了电池动力学性能,以及提升锂离子运输效率。
除此之外,凝聚态电池还开发了超高比能正极、新型负极、隔离膜、工艺等一系列创新技术,使之既具有优秀的充放电性能,又具备高安全性能。甚至在充电时间上,凝聚态电池还能做到“充电3分钟,补能500km”的高效率,与燃油车加满一箱油的补能时间相当。
有了凝聚态电池的加持,纯电动汽车完全可以实现1500km以上的综合续航,即便是算上冬季续航打折和高速行驶能耗更高等一切因素,做到1000km以上续航也完全不是问题。再加上“充电3分钟,补能500km”的高效充电,彻底解决了现在纯电动汽车所面临的两大难题。难道燃油车就将因为凝聚态电池的到来而寿终正寝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尽管凝聚态电池在各方面的表现都非常完美,且宁德时代也宣布将在年底实现量产。但宁德时代并未说明凝聚态电池的制造成本到底是多少,也是一个未知数。每一项新技术刚刚出现时,成本都很难得到控制,如果凝聚态电池成本远高于现在的三元锂电池,就不可能实现大规模量产,更何况,纯电动汽车的主要成本就是来自动力电池成本。
可以肯定的是,凝聚态电池在成本上是要高于三元锂电池的,更要远高于磷酸铁锂电池,如果纯电动汽车采用凝聚态电池,售价必定会大幅度上涨。而现在新能源汽车的价格已经被打下来了,想要再回到以前的高价,没有哪一个消费者会接受。所以,至少在短期内,纯电动汽车依旧无法完全取代燃油车,燃油车也不会因为凝聚态电池的到来而退出历史舞台。
写在最后:
纯电动汽车究竟何时才能完全替代燃油车?除了要解决续航和补能的两大硬伤外,价格也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只有真正解决纯电动汽车短板,以及实现“油电同价”后,才会真正敲响燃油车的丧钟。
红海市场再创历史新高,睿蓝汽车的破局“药方”到底是什么?回顾一下2024年的国内车市,有异军突起的互联网品牌,享受着市场复苏和技术创新的双重红利;反之,在存量竞争和价格战中艰难求生的同样不是少数。相比之下,在竞争白热化、风云变幻的汽车市场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才是2024年的主旋律。 |
几家欢乐几家愁!合资中型SUV谁能笑到最后?按行业惯例,一般将10万元左右的区间叫做走量价区,进入这一市场的车型是为满足用户基本需求,尽管近年来10万元产品标配率也有所提升,但还难以享受到领先的科技配置和动力总成等;而10—20万元是传统的主流价区,不仅是合资品牌在此深耕细则,近年来,势头强劲的中国品牌也基本在这一价位站位脚跟,但走线略微向下,大部分产品维系在15万及以内区间。 |
快讯:东风风光成西甲联赛中国区官方汽车赞助商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西甲联盟总部,当地时间6月11日下午,中国汽车品牌东风风光与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LaLiga,以下简称“西甲”)签约,东风风光正式成为西甲2018/2019赛季中国区官方汽车赞助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