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汽车市场,长安福特一直都是被福特“偏爱”的一个,福特中国往往都会将最新的技术以及最新的车型投放到长安福特这边。当然,曾经的长安福特也没有愧对福特对它的“偏爱”,巅峰时期年销量一度可突破90万辆,距离百万辆大关只差临门一脚。
但现在的长安福特已经彻底沦为了被市场边缘化的合资品牌,2022年销量更是仅有25.1万辆,只有巅峰时期销量的四分之一。进入到2023年以后,长安福特衰败的势头依然没有改观,今年第一季度总销量仅为4.48万辆,仅占长安汽车集团总销量的7.37%。
产品力缺失,人心不齐
其实,长安福特的衰败早在2016年的巅峰之后就已经显现,明星产品口碑崩塌、战略错误、产品更新不及时、高层人员变动太频繁等,都让长安福特危机四伏。
就比如在口碑上,曾经的福克斯因变速箱问题导致口碑一落千丈,加上在2018年长安福特对福克斯进行换代后全系标配三缸发动机,彻底将福克斯这一轿车市场的香饽饽打入冷宫。即便去年长安福特将四缸福克斯重新回归,但已经失去市场四年的福克斯早就不复当年。
至于产品的更新迭代问题,也一直都是长安福特的老毛病了,在2015年推出金牛座之后,直到2018年长安福特才推出全新福克斯,整个市场布局空缺了整整三年,且当时的福克斯还是“反向升级”。
直到现在,长安福特才终于意识到了问题所在,明显加快了对新产品的开发,但已经为时已晚。现在国内汽车市场的格局早就不是五年前了,中国汽车品牌在燃油车领域的全面崛起和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老牌合资品牌“躺赢”的历史早就一去不返,这也就是为何去年长安福特推出如此多的新车,但依旧没能扭转颓势的原因。
相比长安福特在产品线上的不作为,长安福特领导层的频繁更迭反而给外界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从2018年至今,长安福特副总裁兼全国销售服务机构(NDSD)总裁职位已经换了4任,且每任任职的时间都不长。李宏鹏、刘曰海、杨嵩、陆逸,任职时间则分别为7个月、4个月、2年和1年。
内部管理混乱、人心不稳、四年四任总裁更替等衍生一系列问题,最后决定了长安福特正在沦为福特中国的弃子。
逐渐被边缘化的长安福特
开头我们讲到,福特对长安福特一直都是比较“偏爱”的一个,但看到长安福特这几年的糟糕表现后,福特中国对长安福特的态度也变得意味深长了起来。
就比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让曾经对新能源汽车嗤之以鼻的合资品牌也不得不加快对新能源产品的投入,大众、丰田、本田、通用等,近几年都先后上市了旗下最新的纯电产品。
可在长安福特这边,直到现在都没有一款纯电车型诞生,反倒是将发展重心集中到了混动领域,锐界L E-混动版就是其中的代表。尽管长安福特执行副总裁杨大勇将混动吹得天花乱坠,并给出了不直接进入纯电市场的原因。但外界都明白,不是长安福特不想发展纯电动,而是福特中国对长安福特彻底失望所致。
以纯电动汽车目前的市场体量,没有哪一个车企能洒脱的忽视纯电动汽车,毕竟纯电动汽车总有完全取代燃油车的一天,早一步在纯电市场站稳脚跟,就早一步赢得了未来。可现实是,福特将首款纯电动产品Mustang Mach-E归到了福特中国旗下,如果是放在以前,福特Mach-E必将是长安福特引入,如此做法也进一步证实了福特对长安福特开始冷淡起来。
同时在新产品的投入上,今年福特在国内主要有两款重磅产品实现国产,分别是有着“小猛禽”称号的Ranger和越野利器福特Bronco,但这两款重磅产品都是由江铃福特引入。虽然不排除是因为江铃福特品牌定位的原因,但两款重磅产品都绕过长安福特,对寻求复兴的长安福特而言,无疑是一个莫大的损失。
写在最后: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竞争对手竭力抢占市场份额,跟进车市发展的时候,长安福特选择了固步自封,其结果也正如长安福特如今的困局一样。在新能源产品缺失和油车市场口碑崩塌的双重压力下,长安福特的未来只会更加糟糕,没落也已经成了定局,究其根源也是长安福特自作自受。
切实响应关税下调政策 大众进口汽车商旅车品牌即日下调全系产品厂家建议零售价【2018年5月30日,北京】为切实响应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关于降低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的公告》,并使中国消费者能够尽早享受降税福利。大众进口汽车商旅车品牌宣布:即日起,下调全系产品的厂家建议零售价,涵盖迈特威和凯路威车型。 |
8.58万起,0首付,3年8折换购!传祺GS3·影速一路狂飙8.58万起,0首付,3年8折换购!传祺GS3·影速一路狂飙 |
准备购电动汽车看过来!您最大限度愿等多长时间快充充满电?如果在行驶途中续航不够了,驾驶蔚来ES8愿意等1.1个小时去快速充电吗?不太情愿!尽管特斯拉Model X能续航507公里,但愿意花4.5小时去快充充满电吗?我想很多人都是迫于无奈情况下,也不太情愿行车途中耗时那么长去等待充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