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多数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首先想到的除了绿牌优势外,再就是新能源汽车的用车成本,相较于燃油车而言要更低,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毋庸置疑的是,新能源汽车的油耗更低,并且没有购置税,这样看来,不管是咱们前期的提车成本还是后期的用车成本,似乎都要实惠不少!但你们别忘了,新能源汽车普遍比燃油车更贵,虽然没有额外的购置税,但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将这部分税费算在了车价里呢?

另外,现在大多数人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后期用车成本比较高,因为涉及到电池的衰减以及损毁,咱们以特斯拉为例,其更换电池每50kw便需要8万左右,如果更换全车电池,价格直接飙升至17万左右,这相当于直接换辆全新雅阁了,这用车成本确实夸张,不过你们知道吗?其实不光是电池,它后期的这些隐性消费也是不容小觑的。

新能源汽车的车胎更贵
相较于燃油车而言,新能源汽车普遍较重,以油改电产品奔驰EQB为例,相较于原型车奔驰GLB来讲,它的整备质量增重了466kg,车身增重,为了保证整车的行驶质感,也就意味着,整车所有细节都要重新调教,包括减震阻尼和弹簧刚度以及轮胎等等。

这里特别要提一下轮胎,因为它的成本是咱们肉眼可见的,车身整体质量越大,轮胎的胎压调节得就要相对更高一些,包括抓地性、抗扭性、静音效果等等都要考虑在内,那么这类轮胎相较于普通车胎而言就要贵很多,以米其林e聆悦系列为例,一条车胎基本上在1000元左右。

新能源汽车车价更高 “双保”更贵
这点更多的会体现到混动车型上,以第三代哈弗H6和哈弗H6新能源为例,两车都是最低配,但价差却在4万元左右。

另外是保险和保养,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它的保险费普遍较高,因为三电系统的“不稳定”,时而自燃的这些隐患,都得算在保险费用里,以10~30万元的车型为例,相较于同价位的燃油车,它们的首保普遍都要高出1000元~4500元左右。

其次是混动车型,由于其搭有两套不同的动力系统,那么在保养部分,它的价格也会更高,以同价位的长安CS75PLUS和比亚迪宋PLUS DM-i为例,宋PLUS DM-i 6万公里保养总成本相较于长安CS75PLUS而言,要高出1000多元。
当然,与之对应的,新能源汽车的保值率普遍较低,后期亏损成本也会更高。
这样对比下来,你会发现新能源汽车其实并不比燃油车省钱,所以买车大家大可不必看重节约这个点了,而最好是将关注度转移到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各自的优点上,比方说油车的驾驶质感、没有里程焦虑,新能源汽车的静谧性、提速快、智能度更高等等,看看谁更符合你的用车需求。
										综合购置、使用、养护和二手车残值,轻混和插混谁更省?从今年比亚迪插电混动车型销量的暴增来看,人们对插电混动情有独钟,毕竟比亚迪的插电混动价格仅与合资燃油车价格持平,但油耗比合资车的燃油版低接近一半,关键是购买比亚迪等插电混动还能免购置税,且很多地方都不限行,这样的福利政策导致了比亚迪的插电混动销量的暴增。伴随合资轻混的价格走低,两田的轻混和比亚迪的插混,到底谁使用起来更省?  | 
								
										将宝全压在运动化路线的MG,终究会被低迷销量打回原形?在所有自主品牌收购案例中,MG算是一个本土化比较成功的一个,现在的MG在消费者心中已经很难将它与英伦品牌挂钩,不过上汽在对MG的发展战略上,还是沿袭了MG的百年运动基因。  | 
								
										聚焦315∣贾鸣镝退出就能救上汽奥迪?比销量更糟糕的是信任危机任谁也没想到,奥迪与上汽联姻后会颜面扫地。上汽奥迪成立两年来,除了上汽对首款车型A7L不遗余力的进行宣传营销外,上汽奥迪在国内基本就没有掀起过水花,在销量上更是惨不忍睹,与一汽奥迪形成了鲜明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