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逸在2006年国产上市至今,已经卖了500万辆,而2023年迎来了2023款轩逸的上市,其中汽油版价格11.90-13.39万元,而超混电驱版价格13.89-17.49万元,如此价格到底香不香?10-15万元买家用代步轿车,您会考虑轩逸吗?
10-13万元买合资家用燃油轿车躲不过畅销车轩逸
首先,我们看轩逸的纯燃油版,11.90-13.39万元的价格在合资燃油轿车阵营里,并不算贵,加之后续经销商还有促销,10-13万元买辆省油,皮实耐用且保值的合资燃油车,轩逸还是不错的选择,要不然在17年里也卖不出500万辆,因为平均每年销量接近30万辆。
为何那么多人愿意选择轩逸?在日系车阵营里,轩逸是最畅销的车没有之一,节油和皮实耐用是最大的亮点。就拿2023款轩逸来说,依然还是搭载1.6L自吸发动机,匹配CVT无级变速器,虽然零百加速是慢点,但家用车要那么快有必要吗,大多数家庭买家用车在乎的是油耗,而2023款轩逸WLTC工况下综合百公里油耗在6L以内,而编辑多次租用老款轩逸,其实综合油耗就在5.5L左右,十分节油,关键是轩逸还有大空间。
看似小号天籁的2023款轩逸,有着4652毫米的车长和2712毫米的轴距,加之日系车一贯善于车内空间布局,让第二排的乘坐空间比很多B级车还宽敞舒适,后排乘坐3个人也很宽敞,并且还有560L的后备箱容积。不仅人驾乘舒适,行李也能放得多。
2023款轩逸依然搭载1.6L自吸发动机,看似参数只有135马力和159牛.米,在CVT变速器助力下,尽管不能激烈驾驶快速响应急加速,但在法定限速120公里时速内驾驶,轩逸并不乏力,重要的是节油。此外,后扭力梁非独立悬架可能有些人会诟病,但却增加了第二排乘坐空间和后备箱储物空间;如果是采用后多连杆独立悬架设计,后排乘坐和后备箱空间绝对没那么宽敞。
在配置方面,全系配备16英寸轮毂、胎压显示,上坡辅助、无钥匙进入启动车辆、多功能方向盘和车内PM2.5过滤装置,尽管缺少中国品牌那种很大的大屏幕,但毕竟车是拿来开着省油,坐着舒适的,而不是坐在车内晕车地看着大屏幕。
超混电驱版综合4L左右的油耗媲美插电混动油耗
再看轩逸超混电驱版,起价13.89万元只比燃油版贵了5000元,加油发电行驶,每百公里油耗成本比燃油版低了2L油,关键是有着开电车的感觉,起步加速更快,行驶起来车内更安静,而搭载的1.2L三缸发动机用于发电,馈电下也没有增程车的那种发动机轰鸣声,也没有插电混动的那种跑高速无力的感觉。
车轱辘编辑试驾过一周的上一代轩逸电驱版,从重庆跑万州全程高速,高速驾驶感受比增程式车辆和插电混动馈电要好,同样有着电车的驾驶感觉,车内十分安静,而2023款轩逸超混电驱版,升级之后的电控系统更先进,能做到各种工况下百公里综合油耗4L左右的成绩,其实与比亚迪的DM-i在馈电下的油耗相当。
当然,要问轩逸超混电驱版的不足,那就是购车不能免购置税和不能上绿牌,但是使用成本和如今的插电混动差不多,而经销商在促销时都对车辆进行了购置税补贴,最后购买成本其实和插电混动差不多,但轩逸超混电驱版的纯电行驶里程较短,市区短途代步还是需要加油发电。
在配置上,轩逸超混电驱版全系配备了7英寸液晶仪表,温度分区控制和车内PM2.5过滤装置等配置。即使大家现在喜欢的智能驾驶辅助配置,2023款轩逸的燃油和超混电驱版高配车型都具备L2级自动驾驶辅助能力,而燃油版的顶配价格也才13.39万元,在同级合资燃油车的自动驾驶辅助能力算比较高的车型了。
写在最后
前500万辆,轩逸只用了17年,伴随电动汽车、增程电车和插电混动抢走了合资燃油车的份额,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轩逸依然是合资车阵营里最畅销的家用轿车之一,新能源汽车可能在2024年就会取消免购置税等福利,将来新能源和传统燃油车的购买成本相近,而使用成本相当的轩逸燃油车及电驱版,有着更保值的优势下,依然还是有很多人会选择。那么,下一个500万辆,轩逸会用多少年才能实现?
传统与网络渠道握手言和:“长安云店”首破汽车营销渠道界限移动互联网时代已至,大数据分析、手机支付、云技术等前沿科技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而这种剧烈的改变主要体现在以市场为主体的企业身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唯有紧跟市场变化,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
艾瑞泽GX将于10月正式上市 肩负品牌销量双重使命2018年是奇瑞战略转型体系变革之后,效果爆发的一年。今年1-8月,在汽车行业整体疲软的大背景下,奇瑞集团销量逆势上扬,累计销售462,330辆,同比增长13.9%。自3月以来,已经连续6个月保持增长。产品力创新、智能化转型、品牌年轻化,是奇瑞汽车保持稳定增长的几个主要因素,同时也是决定奇瑞能否迈向更高台阶的考验。艾瑞泽GX正是这一思路下推出的力作。 |
车企期中考成绩出炉,为何只有比亚迪和长安半年过百万辆?经历了上半年的车市价格战和“618”促销,国内乘用车市场在6月份迎来了温和复苏,根据乘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6月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189.6万辆,虽然同比下降2%,但实现了9%的环比增长。1-6月份,国内乘用车累计销量为952.8万辆,同比增长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