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时期的上汽大众到底有多可怕?2017年,上汽大众在国内的年销量首次突破了200万辆,达到了2063067辆,成为首家年销量突破200万辆的合资车企。而在2018年,上汽大众虽然仅实现了0.1%的同比增长,但在国内的霸主地位依旧无可动摇。
相比一汽-大众有奥迪品牌的加持,上汽大众则是靠着自己闯出了一片天下。但是在巅峰时候,上汽大众就开始走起了下坡路,不仅在销量上连续数年被一汽-大众反超,甚至在今年还被自主品牌拿捏,曾经不可一世的上汽大众似乎正在走上汽通用的老路。
被自主品牌不断反超的上汽大众
根据乘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在10月份,上汽大众尽管销量达到了113788辆,实现了6.2%的同比增长。但在汽车厂商销量排名中,上汽大众却跌至了第五位,不仅落后于一汽-大众,甚至还被三家自主品牌在销量上完成反超。
比亚迪就不提了,作为今年最大的黑马,已经连续数月蝉联销冠,成为了年度销冠的有力竞争者。而吉利和长安,虽然是自主一线品牌,但从未对上汽大众的地位造成威胁,可在10月份,吉利和长安纷纷在销量上纷纷实现了对上汽大众的反超。
更夸张的是,在累计销量上吉利和长安与上汽大众的差距最多也才2万余辆,其中长安汽车前十个月累计销量为1005028辆,吉利汽车为981830辆,而上汽大众前十个月累计销量为1006789辆。预计在11月份,长安汽车在累计销量上就会反超上汽大众,吉利则在年底实现反超。
从数据上来看,上汽大众地位不保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自身在销量上同比下滑严重,在前十个月,上汽大众同比下滑了16.4%;其二就是竞争对手销量仍在稳步增长,长安和吉利分别实现了5.2%和3.5%的同比增长。一正一负,自然就缩小了上汽大众与长安、吉利之间的销量差距。
朗逸、帕萨特跌落神坛,ID.系列难堪大任
对上汽大众而言,今年销量表现不尽人意的原因有很多,包括4月份的上海疫情,上汽大众就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汽车品牌之一。但上汽大众地位不保更多的还是自身产品力下滑所致,最明显的就是朗逸和帕萨特。
曾经,朗逸在销量上一度将老对手轩逸打成“千年老二”,虽然双方互有胜负,但朗逸在年度销量上始终压过轩逸一头。但从2020年开始,朗逸在销量上基本就没赢过轩逸,虽然依旧是主流A级轿车,但影响力已大不如前。更何况,随着比亚迪秦的崛起,又进一步稀释了朗逸的市场份额,朗逸想要重回巅峰,难如登天。
而在帕萨特这边,作为曾经的B级轿车销量王,帕萨特的口碑自2019年底的中保研事件之后,就跌落到了谷底。直到上汽大众在去年对帕萨特进行颇有诚意的中期改款之后,帕萨特才焕发了第二春,但与巅峰时期的影响力相比,已经不值一提。
另外,近两年来上汽大众将大量精力投入到新能源市场,打造出了ID.系列车型,是合资品牌中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布局最完善的一个。但ID.系列车型并未对上汽大众的销量带来实质性的增长,1-10月份,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72393辆,这一市场体量只能算作是自主二线新势力品牌,连“蔚小理”都比不上。
如今,上汽大众所处的境地尤为严峻,明显产品在燃油车市场竞争力不再,新能源汽车又难堪大任,让上汽大众的影响力一年不如一年,以至于在销量上被三家自主品牌反超。而这背后的主要原因,也是上汽大众咎由自取所致。
写在最后:
中保研事件看似是帕萨特一款车型的丑闻,实际上受影响的却是整个上汽大众。一个汽车品牌一旦在安全上动起了歪心思,花费几十年塑造的口碑,崩塌只会在一瞬之间,上汽大众现今已无牌可打,就是这个道理。
换装油混动力和8155芯片,6秒破百5个油,林肯Z还能翻身吗?换装油混动力和8155芯片,6秒破百5个油,林肯Z还能翻身吗? |
腾势只需500!NO!500公里续航往返重庆至阆中古城试驾8月18-19日,车轱辘编辑有幸获邀参加了“重庆站——仁孚中国腾势500超长续航征服之旅”活动。与腾势500两天的相处,让我对这款来自比亚迪与戴姆勒联合制造的纯电动汽车有了更多的了解。 |
现代汽车集团宣布将于2025年实现“软件定义汽车(SDV)”开启智能移动出行新时代近日,现代汽车集团举办了“开启软件时代(Unlock the Software Age)”发布会,展示了以软件为中心的移动出行技术及前景,并宣布到2025年,现代汽车集团旗下所有车型都将实现“软件定义汽车(SDV,Software Defined Vehicle)”,开启智能移动出行新时代。用户将享受软件互联带来的安全、舒适、创新的全新出行体验。为持续提升软件技术竞争力,现代汽车和起亚计划到2030年共投资18万亿韩元(约合906亿人名币),积极向以信息技术(IT)为中心的移动出行企业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