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强势崛起,必然给传统车企造成巨大压力。今年三季度,特斯拉公布了财报数据,单季度净利润为32.9亿美元,同期销量34万辆汽车,单车利润高达9570美金,折合人民币6.9万人民币。反观燃油车巨头丰田,三季度合并净利润为4342亿日元(约合31.5亿美元),除以262万辆的销量,单车利润仅1200美金。也就是说,特斯拉的单车利润,几乎是丰田的8倍之多,要知道,丰田向来是以利润高著称。
客观上讲,丰田利润不及预期,有许多原因,芯片及电池等原材料价格波动,日元不断贬值,迫于国际形势退出俄罗斯市场等等。再者说,丰田车型的平均价格低于特斯拉,即便是B级车标杆凯美瑞,整体价格也逊于特斯拉。但在接近数量级的差距面前,这一切理由都难以成立,毕竟单车利润差两三倍已经足够离谱,单车利润相差7-8倍,这已经是一种降维打击。
更加宏观地考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一旦新能源汽车生产形成规模,利润空间相当可观。不过当前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厂商,尤其是以新势力为代表的的新能源汽车厂商,哭穷是常态,例如理想汽车已经是连续7年亏损,若不是资本的力量,理想汽车也撑不到现在。其次,每每有借口,国内汽车厂商必然第一时间发布涨价公告。这样看来,国内新能源车企多数还处在成长阶段,尚未形成有效的生产规模。
另一方面,当然燃油汽车的形势也不容乐观。电气化转型为传统燃油车企带来了巨大压力,既有技术方面的急切,也有部门内部的巨大矛盾,人员思想转变极其困难。但编辑认为,真正让传统燃油车企难受的,是当前燃油车企的经营模式,车企负责生产,经销商负责卖车的方式,让传统车企的营销模式固化,难以对市场形成直接反馈和控制,车企往往将大量的营销成本投入到无效的市场,国内汽车市场的过度营销似乎已经是一种病态,毕竟广告营销不会增加产品力,徒增成本负担。
时代在变化,电气化进程已然无法阻挡,新能源领域巨大的蛋糕诱惑着汽车企业。在这个大环境下,燃油车的阵阵痛感,将会成为传统车企的常态。
6秒破百的大块头儿 BJ60伪装车惊现成都街头 再曝四大猛料近日,成都网红打卡地——东郊记忆,一辆BJ60实车闪现。该车全身贴有伪装车衣难睹真容,即便这样仍引得路人大量围观并纷纷打卡拍照。 |
韩系车又一救命稻草?现代新车申报信息曝光,外观设计辣眼睛!韩系车,在中国汽车市场一直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车系,因为曾经的它在国内市场有着辉煌的历史,但是自从2017年开始,它的市占率便呈现出了断崖式的下跌,甚至到去年的前4月份,其市占率仅有1.8%,虽然有雪铁龙凡尔赛和现代伊兰特的强势救场,但就它俩还撑不起排面,也就是说,它还需要更优秀的产品。 |
优惠后8.99万元起售,将合资车卖成国产价的全新起亚K3还有救?自东风抛弃起亚后,悦达起亚也在去年开启了在国内的新征程。从2021年开始,起亚就动作不断,不仅发布了新Logo,还打造出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品牌理念,意图在国内汽车市场触底反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