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乘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在4月份国内乘用车销量仅为104.3万辆,同比暴跌34%,创下了国内车市有史以来最大跌幅,单月销量破10万辆的车企更是只有比亚迪在苦苦支撑。
从明面上看,汽车市场受疫情管控影响,很多汽车零部件都是产自上海和沈阳,而上海更是本轮疫情最严重的城市,导致汽车产业链生产停滞,从而影响到了全国汽车市场。但是,4月国内车市销量下滑严重,真仅仅是疫情影响吗?
新能源市场表现强势,卖不动的只是燃油车
虽然国内车市进入2022年以来销量整体下滑,但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依旧强势。
数据显示,4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达到了28.2万辆,同比大增78.5%。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面临着补贴下坡和原材料上涨的双重压力,还能有如此强势表现,足以说明问题。
新能源汽车和国内整体车市大环境两个截然相反的表现,也进一步证明了,国内车市不景气的仅仅是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发展已不可逆。
就以比亚迪为例,在3月份比亚迪正式关闭了燃油车生产线,成为全球最早实现停产燃油车的汽车品牌,可在4月份依旧交出了超10万辆的销量成绩,成为新任销量冠军。反观曾经的燃油车霸主,销量无一不是同比大幅下滑,新能源汽车正在加速取代燃油车地位。
燃油车用车成本增加是主因
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相比,除了排放零污染外,在用车成本上也有不小优势。首先就是购置税,早些年国家推出的汽车下乡政策就是下调了购置税,汽车购置税也直接影响到了消费者的购车成本。
进入2022年以来,国内油价的不断上涨,让燃油车的用车成本陡增,95号汽油更是突破了9元大关,直接劝退了不少购买燃油车的车主。都说现在的车是买得起养不起,正常家用车养车成本主要就是集中在停车费、燃油费以及车险费方面,其中燃油费和停车费占了大头,而新能源汽车用电成本远低于燃油车所消耗的燃油。
更重要的是,在限牌城市新能源汽车不限号,对很多消费者来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特别是在一线城市,很多人都是有条件买车,但没运气摇到号,甚至还要花高价买车牌。为此挂绿牌的新能源汽车就成了这部分消费者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加上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相对完善,新能源汽车所谓的短板在一线城市并不存在。
疫情持续,消费者购买力降低
虽然不少车企都将疫情作为销量大跌的借口,其实疫情对国内车市的影响也不小,甚至不仅仅是汽车行业,各行各业也是如此。要知道,因为疫情原因,很多行业都不得不停业休整,少数没有停业的一些实体经济,比如餐饮业、娱乐业、酒店行业,不仅要面临人流骤减的问题,还需要应对高昂的房租、水电、人员开支成本等。总之,老百姓口袋里没钱,买车这种无关生活存亡的事情延后再进行也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车对很多年轻人的吸引力已经不再像前几年那么大,特别是在一二线城市,自己驾车出门倒不如打车来得实在,既不用辛苦找停车位也不用被堵车弄得精疲力竭,更重要的是打车成本远低于买车成本。
最后,整个汽车大市场已趋近饱和的问题。事实上,自2018年开始,国内车市就已经开始出现下滑态势,只是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外界忽视了国内汽车市场面临的大环境。中国汽车市场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从2018年开始就已经趋近饱和,汽车市场短期内难以再实现较大增长。
写在最后:
虽然疫情让国内大多数车企销量不尽人意,但销量大跌的主要原因还是车市结构的转变,在这个燃油车向新能源转型的阶段,只有发展新能源或许才是汽车厂家的唯一出路,比亚迪就是个例子。
比亚迪DM-i背书,创维汽车可以起飞吗?近来,由于核心技术不断突破,比亚迪汽车展现出了蓬勃的发展活力。6月份,比亚迪单月销量破13万台,上半年累计销量达64万辆,以一己之力撑起了自主品牌新能源市场半边天。比亚迪走俏后,追捧的不仅仅是消费者,这不,原本造电视的创维汽车也不甘寂寞,擦边蹭起了比亚迪的热度,创维汽车拿到了比亚迪DM-i混动的技术背书,创维HT-i上市在即。 |
媒体零距离:奇瑞掌门人尹同跃谈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方向全国“两会”虽然已落下帷幕,但关于中国汽车产业的讨论却还在升温。本届“两会”代表和委员中聚集了众多中国汽车品牌掌门人,探讨产业发展,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就是其中重要一员。会议间隙,他也就自己提案中“加强品牌建设、推动产业变革”几项建议,接受了新华网、央广财经频道等多家媒体的采访。 |
老头乐比正规军还贵,没安全气囊,高速车祸小命难保!如今,很多汽车品牌,您可能根本没听说过,不是您见识少,而是现在的杂牌电动汽车太多了。如果说以前是造老年代步电车的现在有资质造电动汽车了,您没见过都还情有可原,但类似恒润汽车这种品牌,您也不是湖南湘潭人,不知道就更不足为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