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汽车和摩托车资讯分享

Car and motorcycle information sharing

一键报警形同虚设!滴滴用户减少如何确保乘客安全?

  • 71
  • 2018-09-17 10:55
  • 0

据下载数据显示,自滴滴出现第二次乘客遇害事件后,用户开始尝试事件使用滴滴出行竞争对手服务。有些用户甚至公开卸载滴滴应用。APP Annie的数据显示,在IOS中国区下载榜上,滴滴出现应用已经从TOP 10下滑至第60多位。


 


这次人们对滴滴乘客安全异常的关注,不仅仅是因为这起案件中滴滴的做法让人质疑,郑州女孩李某,下班后通过滴滴叫了一辆顺风车赶回市里,却不料被司机杀害。短短时间,两起命案,这只是涉及滴滴司机刑事案件的九牛一毛。


 


每一次滴滴都是胆颤心惊的开始


乐清女孩打顺风车遇害事件发生后,滴滴又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归纳为:


1、进行为期一周的整顿;


2、升级安全功能;


3、筛选司机;


尽管滴滴经过一轮反省做出了相应的改革,但是其中仍有较大的漏洞,而这些漏洞也会再次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让乘客的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


 


比如,其中第一条的“紧急求助升级为一键报警”功能看似诚意满满,实则鸡肋无比:一名张姓女乘客在通过滴滴平台拼车的过程中,使用“一键报警”联系警方,却需要在电话中提供车辆信息和位置(并非直接联系警方,而是通过滴滴客服转诉)。迫于不想激怒司机,该名女性乘客无奈挂掉了电话,选择自救并最终以跳车相威胁,司机才打开车门。


 


这中形同虚设的“一键报警”实际上增加了“报警”的复杂程度,在无形之中累加了乘客的风险——激怒心怀不轨的司机仅仅是冰山一角。


 


“一键报警”功能如此繁琐,当危险来临时候,让乘客寄希望于“一键报警”还不如直接拨打110来的更令人安心。滴滴的这种措施更像是作秀,因为这一项功能并没有连接到警察的网络,而且这种做法也没有从源头上最大程度的减少罪行的发生。滴滴如何驶向安全?


那么站在滴滴的角度上来说,如何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这种犯罪事件的发生呢?


 


滴滴的问题源头实际上是“沟通模式”问题:车主、公司和乘客都是在网络上碰头,三者并不都是相互了解的个体。最完美的方法就是滴滴最为媒介,应该对车主和乘客有着充分的了解——车主方面,滴滴能够准确的了解到车主在平台上注册的各类信息,并且能做到准确无误、人车一致;乘客方面,滴滴要做到能在第一事件回应客户的需求,并且有相关的机制对这一类的行为规范。


 


车主和乘客首次身份认证核实时,可以加大对身份证和行驶证的真实性确认,平台对部分车主或乘客有不良记录的不得提供服务。平台需设置租车核实软件,车主每次接单时必须通过面部识别、语音或者指纹配对,确认为真实车主时,才可以位用户提供租车服务。


 


在一键报警流程后,涉及人身安全的,可由平台马上发布预警互助信息给遇险求助人周边两公里范围内的滴滴用户,让周边用户参与到遇险用户的救助。甚者可以让信誉高的从业者成为网络安全员,拦截问责车主。


 


结语


安全岂能儿戏?滴滴打车也好,疫苗公司也罢生,如果其下属的安全职能部门仅仅是被鲜活的生命推着走,那么一些本可以避免的事故永远会不断发生。


分享到:
全部评论 (0人参与)
请控制在100字以内。
安全登录 ×
车轱辘用户登录,请输入登录信息!
  • 快捷登录:
© 2017-2020 车轱辘(www.chegood.cn) 技术支持:重庆互联网 渝公网安备 50010502001923号 版权所有 渝ICP备17016055号-1
QQ在线:151055810  邮箱:15105581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