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将“匠人精神”发扬光大的,日本制造业无疑是其中之一。但实际上,对“匠人精神”的过度发挥,加速了日本制造业的衰败,从日本的汽车行业来看则更是如此。
在8月9日,日本国土交通省宣布,马自达、铃木(还有雅马哈)的车辆在油耗和排放测试中存在造假违规行为。其中,铃木是第二次被查出“作弊”了,并且在此次时间当中,铃木承认从2010年起就开始作弊,涉事车型16款、共计210万辆,而马自达则是首次被曝光。
高楼大厦,早已崩坏
这并非日系汽车行业首次被曝光,"日本制造"的高楼大厦其实从早就有崩坏的迹象:
2016年4月,三菱油耗测试造假,成为被“雷诺日产联盟”收购的主要原因;
2017年6月份,高田气囊安全隐患被曝光,高田公司破产、大批车企陆续召回涉事车辆;
2017年10月,日产以及斯巴鲁的"不当质检",使其深陷舆论漩涡;
2017年10月8日,日本第三大钢铁制造企业神户制钢"参数造假";
207年11月,日本三菱承认其子公司三菱电线工业和三菱伸铜有篡改汽车、飞机等产品数据的造假行为;
……
日系车企当中,能独善其身的寥寥无几。一系列的造假、作弊等问题如同巨浪向日系车企铺天盖地席卷而来,大部分主机厂、零部件行业都首当其冲。日本从泡沫经济时代后所建立的“日本制造”的标签也在近几年来的冲刷中消磨殆尽。
自食其果,多行不义
日本车企接踵而来的丑闻,实际上已经暴露出日本汽车行业乃至制造业的诸多深层问题。
一、企业一味着重本钱操控,对质量安全放松了警觉。日本汽车产业对于本钱的重视相当敏感,所以想以最低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利益,作弊只不过是小菜一碟。
第二,未能很好处理娴熟产业工人严峻不足问题。由于老龄化问题和低生育率,日本人口虽然密集,但是专业工种工人所占比例却很少,人力资源稀缺;所以大规模的采用自动化机械来代替人工,借以减少高昂的费用并加速生产进度。
第三、日本企业官僚化之困仍待破解。日本的官僚化也十分的严重,不少的日系车企其结构体系内部混乱、党派林立、古板刻薄,对改革创新有着相当巨大的阻力。
极端分化,可乘之机?
因为合资的性质,国内众中日合资车企并未受到过多影响;但是在舆论方面,马自达、铃木、斯巴鲁、日产等车企也已经形成了“火上浇油”之势。
涉事车企也比不得丰田、本田这样的大咖,但是在“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的情况下,大的车企只会越做越大、越做越好,而小的车企只会越来越差。
同时,日本车企的沦陷也给中国的自主品牌、尤其是WEY和领克这样的定位较高、售价逼近合资车型的品牌一个赶超的契机。自主品牌能从其中汲取更多的经验,建立更加严格的质量标准管理体系,持之以恒,真正对消费者负责,打造自己过硬的口碑,才有可能真正做大做强。
结语
强如曾经的高田气囊、神户钢材这么历史悠久的企业,拥有优秀口碑,并且市场占有率居高不下,但是在丑闻的洗礼下也是顷刻间崩塌。在这种局势下,连同汽车产业的日本制造业积病成疾;下一把造铡刀又会斩向谁不好说,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恶意欺骗消费者,最终只会自吞恶果。
东风猛士量产版实车曝光,真男人就得有这样的“悍马”?长期以来,国内高端硬派越野市场就被进口车所霸占,这也助长了进口硬派越野车的嚣张气焰,特别是丰田全新一代兰德酷路泽,还未在国内引入,就被炒到了天价。对中国品牌而言,急需一款全新高端硬派越野SUV,以此来打消进口越野车的垄断地位。 |
20万元买什么车的质量更稳定?买车时还是看看投诉,如果不影响车辆驾乘,没有发动机和变速器核心部件的重大质量问题的车型可以购买,就拿烧机油来说,很多车都烧机油,车里备一瓶机油自己添加即可。 |
上市半年无人问津陆风逍遥到底怎么了?国产自主品牌这几年来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为提高自身所做的努力都值得赞扬,这其中既有吉利汽车这样通过积极海外并购使得自己技术有了长足进步的车企,也有长城汽车这样通过日积月累攒技术、攒资金积极向上的车企。无论是何种方式,大部分自主车企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力求为消费者提供一款好的汽车产品,但现实中总有那么几家车企通过名目张胆大面积抄袭明星车型外形以博取消费者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