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一个油价波动会影响车主心情,是一个雷克萨斯RX、丰田埃尔法们还要加价提车的时代,但就是这样一个燃油车当道的时代,一家汽车公司宣布要停止传统燃油车销售,这背后是到底是破釜沉舟的大手笔还是其燃油车现状惨淡下的无所谓?
7月20日,北汽集团在京举办“再度晋级2018《财富》世界500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后,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北汽集团总经理张夕勇、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等高层与出席媒体进行了沟通,徐和谊也分享了不少干货,最重磅的是“7月31日前,北汽自主品牌在北京地区全面停止传统燃油车的生产”。不仅如此,北汽将至2020年在北京地区全面停售燃油车,全部销售电动车,2025年在全国全面停售燃油车。
停产停售,是被动选择还是主动拥抱未来?
短短几句话,却深刻反映出如今中国汽车市场惨烈的竞争,今年上半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510.9万辆,同比增长3.4%,但占有率却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车市不景气,消费者购车欲望不强烈,加上消费升级趋势之下,对于旗下拥有绅宝、北京、威旺等子品牌且集中在中低端区间的北京汽车来说,在燃油车市场的日子确实不算好过。
以北京所处的北方市场为例,2018年前5月汽车总销量为230万辆,但这其中,有超过30%的用户是再购或者换购的消费者,再购用户比例增大,未来会在北京等一、二线大城市成为常态,再加上燃油车限购摇号的政策影响,北汽的产品难以吸引到新车用户则可以理解。
同时,北汽新能源却呈现出于燃油车截然不同的市场表现。2017年,北汽的新能源车拿到全球纯电动车销量的冠军,销量达到10.32万辆,同比大增98%,其中,2017销量超过8万台的EC系列正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过程均采用正向开发,并有着安全、实用、经济等多重特点于一身,广为消费者所知。
综合来看,燃油车竞争加剧,新能源不仅是未来的大趋势,更是北汽旗下的“当红产品”,与其说北汽是被动停产,不如说是其根据市场变化,主动拥抱未来的举措。
如此破釜沉舟的北汽能实现先入为主?
从前面的分析来看,北汽停产燃油车不过是顺势而为,不必大惊小怪,但即便算上这次明确燃油车销售时间表的北汽,国内市场也不过有长安汽车,两家公布而已,破釜沉舟的决心还是非常明显。
用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的话说“北汽就是走全面新能源化创新之路,燃油车不玩了,北汽没戏,或者戏也不大”。那么,此举能为北汽带来些什么?
其一,给市场留下专注新能源汽车的品牌印象。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他们对每一个汽车品牌都是有着固有认知的,这种抢先且大刀阔斧的拥抱新能源市场,能够占领用户的心智,给人留下北汽是一家专门搞新能源汽车的印象。
其二,将有利于北汽建立新能源领域包括技术、产能和服务的体系能力。自主品牌现状堪忧,核心的原因就是缺乏体系力和抗风险的能力,过去几年自主品牌卖得好,无非是因为SUV热,让很多人忽略了自主品牌的短板,而北汽提前进入无疑能为其日后在新能源汽车的实力奠定良好开端。
其三,顺便也能提升北汽集团盈利能力和企业实力,在与奔驰、现代等合资伙伴的对话中,争夺更多的话语权。众所周知,在北汽集团的营收结构里,北京奔驰、北京现代的合资品牌依旧是集团整体利润的主要来源,其自身的四大子品牌盈利能力较弱,如果北汽能在新能源一直保持昂首势头,最终也会提升北汽在合资对话中的话语权。
写在最后:
从近年来北汽的诸多动作都能体现它的创新之路,主打情怀的北京BJ越野家族;北汽集团还与滴滴出行、华晨汽车等知名企业围绕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等行业转型趋势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这些都是北汽拥抱未来的做法和动作,无论未来表现如何,这样的思路值得很多中国品牌借鉴。
开瑞新能源签约中国人保,首批车辆交付使用!6月7日,开瑞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隆重举行。此次签约,标志着双方建立了稳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表明双方企业对新能源汽车市场长远发展的充分信心。双方将就新能源汽车市场研究与研发等领域展开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开瑞新能源汽车产业战略布局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中国人民财险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董晓朗、中国人民财险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余素红、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周必仁、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奇瑞商用车总经理——鲍思语、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芜湖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陶银等领导共同出席了签约仪式。 |
什么黑科技?什么新物种?竟能让汽车进化出C2B定制功能2月28日,正值品牌发布七周年之际,上汽大通宣布智能终端选配器升级迭代,迎来了2.0版本的正式上线。这款上汽大通自主开发的C2B汽车定制黑科技神器,将海量配置开放给用户进行选择,为汽车产品结构与制造流程带来了巨大颠覆,改变了消费者认知的传统购车模式。 |
2月新势力销量排行出炉,3家销量破万,小鹏举步维艰进入到2023年的第一个月份,国内汽车市场可谓是哀嚎遍野,即便是一直保持销量高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在1月份销量也出现了6.3%的同比下滑,环比去年12月份更是暴跌了4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