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清行汽车CEO张华坤在中国互联网大会上演讲,针对现在造车新势力,水土不服的特斯拉把中国造车新势力带偏方向了!那么,中国造车新势力的方向在哪?
 
造出像特斯拉一样的电动汽车成为中国新势力造车公认的终极目标,这样目标能实现吗?方向又对吗?才成立两年且没知名度的清行汽车CEO——张华坤又有何狂言?中国造车新势力集体走错了方向,还是张华坤对电动汽车认识不够?
 
谁在为新造车势力买单?
据不完全统计,仅排名前十的新造车势力总计融资500多亿元。其中,蔚来融资接近140亿元,威马120亿元,小鹏72亿元,爱驰70亿元,游侠62亿元,奇点44亿元,车和家25亿元,云度20亿元,拜腾19亿元,电咖有数亿元融资,还有300多家造车新势力在到处找钱。
 
李斌说200亿元是造车门槛,而蔚来用4年烧掉140亿元,如今还没有全面交付新车。然而,造车的门槛比200亿元还高!甚至让李斌发出“知道造车烧钱,没想到这么烧钱”的感慨!
目前是造车新势力的起步阶段,仅设计到生产就有无数的资金缺口要填,后面还有更烧钱的销售和售后,以及大量广告宣传,一场发布会就要花8000万元。造车的前期和后期都很烧钱,尤其是后期更烧钱。
 
资本为了抢占市场跑马圈地,投机者看到所谓的风口蜂拥而上,未来洗牌过后有几家造车新势力的企业能活下来?将来又会是谁为此买单?
 
特斯拉模式在华是否行得通?
特斯拉代表的是速度与激情的极致追求,是时尚与舒适的最高标准,这基本上也是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目标,造车新势力向特斯拉学习没有错,可张华坤并不这么认为。
新能源汽车要挑战的是什么?是三电系统的深度开发,智能驾驶的底层数据架构,执行系统,而不是车身制造工艺。电动化是从汽油到电动的能源革命,不是生产线制造到3D打印的技术革命。
 
中国并不缺外观和车身结构的设计,中国品牌在传统造车领域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传统整车厂在造车工艺、车身材料、外观设计方面的研究已经非常有深度。学习特斯拉,不是把大量资本和时间消耗在和传统车厂一样的车身和底盘上,这不是造车新势力所擅长的领域。
 
如今,三电技术和智能化的巨大探索没有得到造车新势力应有的重视。电池续航问题一直是电动车发展的瓶颈,从换电到超级电厂一个个解决方案被提出来,而实际用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比皆是。
 
谁先解决这些问题,谁就会优先拿到这场行业洗牌的成功门票。如果从一开始布局的重点在这里,也许现在中国的新造车势力会有质的飞跃。
技术瓶颈下中国电动汽车出路在哪?
市场在哪里,出路就在哪里。无非就是一个到底要做高端品牌满足头部需求溢价获利,还是要做低端品牌满足基层需求以量取胜的问题,不管做高端还是走低端都是利益驱使,这原本并不冲突。
现在高端新能源产品的现状,技术瓶颈下高端车型真的能满足顶层需求成功溢价吗?不一定!而满足三、四线刚需市场就成了目前更好的出路!
中国汽车市场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口和体量的庞大,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刚需几乎为美国、日本、欧盟之合,而庞大市场需求体量的背后更是对经济出行的渴求。
 
据调查,2017年中国新车加权平均购置价格约11万元,10万元以内区间是销售主力,经济出行仍然是普罗大众的痛点。与一二线城市相比,三四线城市有更庞大的人口体量和更强烈的用车刚需,他们对价格敏感、对尺寸要求大、使用频率也较高。
 
三四线城市用户的出行半径远小于一二线城市用户,目前的电池水平完全能够满足三四线城市用户用车需求。为有钱人造一辆特斯拉难实现,但是为三四线用户造一辆空间大、价格低、使用成本低的电动汽车更容易实现。
写在最后
没有马斯克的基因,真的很难复制特斯拉。要想在新能源时代笑到最后,还得要先抓住刚需市场,为最广大用户造出更经济高品质的产品才行。这就是张华坤看到的造车新势力的未来,如此远见和担当想必能让清新汽车走得更远。
										配置很顶,价格很美!AION S Plus热销加推70乐享版2023年之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开年国补取消、特斯拉降价纷至沓来。2月1日,埃安率先打响新年抢攻第一枪,AION S Plus热销加推一款新版本——70乐享版。新版本售价14.98万,配置很顶,价格很美,强大产品竞争力横扫10-20万级市场,给同级纯电车造成不小压力。同时,为回馈消费者埃安还推出了3年0息购车金融礼,给消费者带来了独一无二的超值体验。  | 
								
										年轻人最爱!哪些豪华入门轿跑SUV是您的菜?近几年来SUV市场的火爆大家有目共睹,正因市场火爆,各车企之间竞争也是异常激烈,随着消费主体年轻化,以及如今80/90后人群的个性化,对于汽车外观造型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简单的运动风格外,时尚潮流有个性也成了年轻消费者的选择标准。  | 
								
										微型电动车切中人民代步需求,越卖越贵是满足年轻人玩乐需求?五菱宏光MINI EV在正式上市之前,这辆续航短、空间小、配置低的小车几乎没有人看好,但是往往都逃不过“真香”定律。无论缺点都多少,无论国内市场有多喜欢大车,但是都抵不过售价低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