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克君威行驶不足100公里发动机罢工
提君威两天行驶不足百公里发动机罢工坏在4S店门口
近日,《车轱辘》编辑的一位朋友购买2015款2.0L领先时尚型君威,在购车后第二天到4S店贴膜后,开出4S店200余米,发动机开始罢工不干活了,发动机故障灯亮,并提示动力减弱,车辆只能怠速行驶,速度跟步行差不多,新车就坏在了销售别克君威的4S店边上,但整个下午上汽通用别克4S店的员工却没诊断出究竟问题的故障在哪里,朋友只好打车离开4S店回家静等4S店的检查和修复。
合资车动力故障频率高发
如今,很多人觉得自主品牌轿车品质不及合资品牌,但很多合资品牌车型暴露出来的问题,特备是动力总成这样根本不应该在新车存在的问题,却在合资品牌车型中大量存在。《车轱辘》编辑曾经的车在4S店提车后不久,发动机同样不干活了,除发动机故障灯亮,车辆根本没有动力,无法正常在马路上行驶。最后,车辆被拖到4S店后检查是发动机节气门故障,需要更换节气门方可恢复动力。
真没想到,编辑的朋友与编辑一样运气很好,在新车时就遭遇发动机这样的核心部件动力消失等质量问题,真为如今很多合资品牌汽车的品质而担忧。然而,自主品牌车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存在且可能比较多,但至少不至于大范围地存在新车发动机不干活而车辆无法行驶的质量问题。
君威销量下滑投诉攀升
回顾别克君威近年来的销量,在2016年总计销售6.93万辆,而2017年前4个月累计销量也有1.84万辆,不算中级车最畅销的别克君威,反而质量投诉问题却不少。仅在《车质网》一家汽车投诉网站上,来自别克君威车主的投诉就有1440余条。
其中,涉及君威车主对该车发动机质量问题投诉近360条,占君威车主对该车投诉的25%,主要涉及的问题包括发动机动力不足、动力消失、故障灯亮、漏防冻液等诸多问题,尤其是发动机故障灯亮和动力消失的投诉占发动机投诉比例很高。
结合编辑的朋友购买的别克君威第二天就出现的发动机故障灯亮且动力消失来看,如此故障在保有量并不算高的君威上出现可能性并不小。仅君威车主在《车质网》上2017年1月1日以来,车主对发动机故障问题的15条投诉中,就有6位投诉君威在行驶中动力突然消失的故障,甚至更严重的是还有车主反馈君威发动机缸体破损故障。
君威动力消失故障并非个案
同样类似编辑朋友遭遇的还有一位君威车主,该车主在2017.4.6-2017.5.22先后四次出现“发动机动力不足”故障,第一次出现在高速公路上,5分钟后直接熄火,幸好速度较慢,用手刹制动把车停在了高速路紧急停车带;30分钟后车辆能启动,故障消失;可是车主到4S店查不出故障;技术人员建议发生了再来。后来又出现3次同样故障,稍后故障码消失。
如果说车辆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如此故障还可以理解,而新车提车第二天开到4S店贴膜后还没离开4S店就出现如此严重动力消失的故障,实在不应该,深深地给别克车辆的品质带来严重的不值得信赖影响。
诸故障影响君威品质形象
除了君威车主对发动机质量问题的投诉外,还有对变速器、转向系统、制动系统和车身附件及电器等诸多部件质量问题的投诉,分别达到470余条、90余条、37条、310余条。除发动机质量问题外,君威车主反馈该车存在最多的质量问题就是变速器和车身附件及电器问题。
从君威车主对该车的质量投诉来看,质量问题最多的就是发动机和变速器的动力总成质量问题,以及车身附件及电器等所谓的小毛病问题突出。质量是车企的生存和发展之根,更是车主安全的保障,在高速路上高速行驶时如突然出现动力消失等故障,很容易发生追尾等故障导致车废人亡的严重后果。君威改款之后,销量一度走高,而出现的车主投诉的质量问题也随之水涨船高。如今,近半年来,君威销量持续下滑,与越来越多君威车主投诉该车存在发动机等故障问题无不相关。
现在,君威正处推新换代的阶段,经销商的优惠力度很大,可是大幅优惠并没有挽救回持续下滑的君威销量,如果上汽通用不从根本上提升君威的品质,即使推新换代加上经销商大幅优惠的君威,其一时的热销也挽回不了那些购买君威后出现动力消失等严重故障的车主对君威及通用汽车品质的认可。
同样售价的中大型SUV买电动还是燃油车?燃油中大型SUV在国内卖得很火,但电动中大型SUV车型不仅少,即使未来多了可能也卖不过传统燃油中大型SUV,为何?购买中大型SUV的消费者除在乎空间,更在乎其越野能力 |
没有明确对手却有全能实力,深蓝G318解决了“方盒子”哪些痛点?17.59万元起,这是深蓝G318上市后给出的正式售价,毫无疑问,这一定价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期。因为在深蓝G318上市之前,外界对它的价格猜测大多都在20万元以上,毕竟这是一台车长超5m的大块头,17.59万元的起步价无疑会让深蓝G318成为20万级SUV中的最强“搅局者”,上市仅120天便斩获了14126辆订单。 |
避雷,想象与现实的差距,买车前这些问题真不必纠结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买车仅次于买房,也是一件不小的事情,毕竟少则十几万,多则几十万,所以大多数消费者在购车时,都会秉承着极其谨慎的态度,生怕出了一点纰漏,买车前也是做足了各种功课,买轿车还是SUV?高配还是低配?保值率和用车成本需要考虑吗等等,考虑一大堆问题后,终究算是找到了属于自己中意的产品,不过真的当自己开始使用之后,以上考虑的有些问题似乎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