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今年的“金九银十”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但从国内汽车市场的总体表现来看,在“金九银十”期间有不少车企都取得了同比、环比双增长的销量成绩,创下品牌历史销量新高的更是大有人在。
就拿比亚迪来说,10月份比亚迪销量直接突破了50万辆,创下了品牌历史单月销量新高。要知道的是,在2020年的时候,比亚迪全年销量都才42.69万辆,现在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超过了2020年的总销量。
更恐怖的是,今年累计销量在50万辆以上的车企都屈指可数,比亚迪的这一成绩已经比绝大多数车企一年的销量还要高,但仔细看比亚迪的销量构成可以发现,纯电动汽车的地位已经受到了动摇。
插混成主流,电车已不再吃香?
具体来看,在比亚迪10月份502657辆的销量成绩中,仅插电混动车型就占据了其中的310912辆,占其总销量的61.85%。从另一组数据来看,比亚迪插电混动汽车在10月份实现了129.3%的同比大幅增长,而纯电动汽车仅实现了14.56%的同比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同期,比亚迪纯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动汽车的销量分别为16.55万辆和13.55万辆,纯电动汽车销量比插电混动汽车高出了3万辆的成绩。此时的比亚迪在插混和纯电两大市场还是趋近于平衡,但在今年10月份,插电混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销量成绩就已经被拉出了差距,且从目前的趋势来看,这一差距还会更大。
从整个市场大环境来看,插电混动汽车的增速也要远大于纯电动汽车。以9月份的数据为例,在9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经达到了53.3%的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提升16.4个百分点,实现了50.9%的同比增长,1-9月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713.2万辆,同比增长37.4%。
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构成中,插电混动汽车成为了最大的推动力,9月插电混动汽车零售销量为36.1万辆,同比大幅增长96.7%,环比为6.8%;增程式汽车销量为11.7万辆,同比大增89.1%。反观纯电动汽车,虽然在9月份销量达到了64.4万辆,但仅实现了29.2%的同比增长和10.9%的环比增长,远低于新能源汽车的整体增速。
换句话说,当下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就是插电混动汽车(增程式汽车也属于PHEV范畴),反倒是纯电动汽车陷入了增速放缓的怪圈。
市场需求决定插混和纯电未来
纯电动汽车销量增速放缓,PHEV车型增速异常迅猛,说白了还是市场所致。虽然都是新能源汽车,但带油箱的插电混动汽车和增程式汽车在当下明显更受欢迎,毕竟对于更多人来说,可油可电才是买车时最看重的地方。
纯电动汽车虽然近两年也在有效提升充电效率,800V高压架构在中高端市场几乎已经成了标配,但800V高压快充对充电桩本身就是一个考验。目前绝大多数充电桩都无法达到这一数值,想要实现快速补能就必须配备专门的充电桩,而大功率充电桩想要全面铺开也需要漫长的时间,更何况,无论充电销量怎么提升,也没有加油来得更实在。
也正是因为纯电动汽车存在“先天缺陷”,这才让插电混动汽车和增程式汽车成为了更多人的选择。至于买纯电动汽车的用户,大多也是为了满足代步需求,所以纯电动汽车主要的销量来源大多都集中在低端市场,其中的代表就是比亚迪海鸥、五菱宏光MINI EV等。
不过,虽然插电混动汽车和增程式汽车都是可油可电,但两者在体验上和对技术的要求上却有着本质区别。不难发现,以比亚迪、奇瑞、长城为代表的老牌车企,走的都是插电混动路线,而以理想、零跑、哪吒为代表的新势力品牌,走的都是增程式路线,这也是因为插电混动系统有着更高的技术要求,反观增程式动力系统,结构则相对简单,研发成本也更低,所以增程式动力才成为了新势力品牌的“捷径”。
但对于用户来讲,主要看的还是价格和体验,无论是插电混动汽车还是增程式汽车,只要能够保证品质和体验,技术原理什么的都不重要,插混和增程在未来汽车市场中都有着很大的销量潜力。
写在最后:
总之,纯电动汽车完全取代燃油车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只是插电混动汽车和增程式汽车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推迟了纯电动汽车取代燃油车的步伐。对于纯电动汽车来讲,除非在续航和补能上迎来重大突破,否则未来只会是插混或增程的天下。
长安铃木从被退市到退市还能走多远?如今,昌河铃木正式分手,而长安铃木多次被退市,可能再次激起业界对长安铃木退市的担忧。尽管长安铃木多次声明否认公司不会退市,但似乎成了公开的秘密,长安铃木退市不远!那么,假使现在长安铃木不会退市,但长安铃木在华还能坚持多少年? |
新款飞行家能否有销量新高?销量持续下滑!花51-76万元买辆豪华中大型SUV,到底香不香?在一线豪华品牌阵营的BBA里,中大型SUV价格溢价更大,林肯的国产让更多喜欢豪车的网友以更低的价格就能买到BBA同级豪车。就拿林肯飞行家来说,进口飞行家需要62.88万元和68.88万元才能买到,而国产后价格就下探到了不足51万元,这难道不香吗? |
车轱辘:上周车市麻辣点评(07.16-07.20)作为对汽车及零部件是否威胁美国国家安全调查的一部分,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已向数家车企发送了长达34页的问卷调查,就财务、工厂、供应链等话题收集敏感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