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一个问题,电车的充电费用永远都比油价低,这是很多人油换电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刚出社会不久,需要个代步车通勤的,那几万块钱的电车绝对是首要选择,所以你们会发现五菱宏光MINI EV卖得特别好。
当然,除了这个群体以外,对生活有更高要求的,他们会希望车辆有更多的功能、更舒适驾驶体验,所以中高端电车便有了市场,不过这其中不乏有部分消费者也是将油车高昂的油费考虑到里面的。车轱辘经常听身边比较年轻的朋友说:“我宁愿现在买一个好点的电车,能提前享受,也不愿意白白将钱花在油车高昂的油费上。”
乍一听还蛮有道理,对吧?不过为什么还是有人坚持买油车呢?
忧患意识太重!
要说真拿油车的各项指标来和电车比,油车只会输得一塌涂地,要比配置没啥配置,要比油车之前引以为傲的百公里提速,那简直是自取其辱,当然还有电车的静谧性,油车根本没法比,可即便如此,还是有人坚信油车才是最好的选择。
比方说车轱辘编辑的老爸,就总认为电车电池风险太大,一旦出现问题,多的都赔进去了,可他忘了,现在许多电车的电池都有终身质保。除此之外,还有大家当提到的自燃风险。
根据国家消防救援局公布的数据,在2023年第一季度,燃油车自燃18360辆,而新能源车自燃仅有640辆。由此可知,新能源汽车的自燃率实际要比燃油车还要低,况且为了降低电池自燃的风险,许多电池厂商包括汽车厂商,都在不断研发新技术,其实没必要过于担心。
另外还有续航焦虑,因为充电桩的体量相较于加油站而言要少很多,且充电更耗时间,许多人就会觉得没有安全感!其实针对于这一点,车轱辘也问过身边开纯电车的朋友,可笑的是,他们完全没有这个焦虑,充满能跑500多公里,上下班通勤,就算跑个稍远一点的长途,来回也没有问题,回到地下车库,插上家用充电桩,有啥续航焦虑呢?
电车不保值
针对于这个问题,车轱辘想说的是:“说得对,但没什么用!”和早些年的燃油车相比,电车保值率确实低,但你们再看现在的燃油车局势,其实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因受到新能源汽车的打压,许多品牌的燃油车销量低下,因此不得不自降身价以保销量,如此看来,燃油车本身就成了贬值品,那再过数年,它们的保值率还会理想吗?
至于那些一直持有油车更好观念的消费者,其实大多数都没体验过电车,他们获取的电车相关的知识大多来源于网络媒体,但殊不知很多媒体写作的稿件大多都为了博流量,电车自燃、某拉失控等等,当这一系列电车的负面消息推送到他们眼前时,他们下意识的就会认为电车是一款还不稳定的产物,所以他们对油车会产生更高的信任度,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比亚迪全年销量186.9万辆,合资坐不住了,2023年目标300万辆能否实现?常年来,合资车在国内汽车市场无往不利,一线合资品牌完全不愁卖,即便是二三线合资品牌也能凭借着合资的身份,在国内汽车市场混得风生水起。自从2018年以后,合资车在国内横行霸道的时代就开始走向衰败,刚刚过去的2022年更是宣告着合资车的统治地位正式成为历史。 |
主打一个“实在”,长安逸达和大众朗逸搅动8万级家轿市场随着汽车市场从增量竞争加速走向存量竞争,无论是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是传统燃油车市场都以“卷”字当头,消费者正逐渐脱离品牌溢价,转而为那些品质出色,且具有高质价比的产品买单。这也是自主品牌能够打破合资品牌防线,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首选的主要原因。 |
5年变速箱3次大修,老福克斯车主道出了长安福特溃败原因作为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老牌车企,福特在国内一度也有过辉煌的历史。2001年,福特与长安汽车正式成立合资公司,合资后的首款轿车嘉华也于2003年1月正式下线,开启了福特在国内大展拳脚的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