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2024年是国内汽车市场最卷的一年,不少汽车品牌在今年都是苦不堪言,但对于比亚迪来说,今年似乎是不断刷新销量纪录的一年,每月销量30万辆以上已经成为了常态,在汽车市场形成了断崖式领先。
毫无疑问,现在的比亚迪就是当下国内汽车市场的TOP1,无论是销量还是产量都远超同行。而比亚迪的成功也并非一蹴而就,在这背后是每年付出的大量研发投入,这一点从比亚迪上半年的财报中就有体现。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半年投入超200亿
当下汽车市场比拼的到底是什么?其实并不是所谓的冰箱、彩电、大沙发,归根结底还是核心技术的比拼,燃油车市场是如此,新能源汽车市场亦是如此。至于如何提升核心技术实力,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就加大研发投入,连在核心技术的研发上都不舍得投入,又谈何实现领先。
就拿比亚迪来说,易四方、易三方、云辇、DM-i、e平台3.0、刀片电池等,每项新技术对行业都带来了颠覆性的认知,直接奠定了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而这一切都是比亚迪14年来坚持高额研发投入的回报,才让比亚迪在上半年斩获了超160万辆的销量成绩,实现了在国内乘用车市场的断崖式领先。
比亚迪对技术研发投入到底有多狠?从上半年主流车企的研发投入排行中可以看到,比亚迪以201.亿元的研发投入直接霸榜,这一研发投入甚至超过了上汽、吉利、长城研发投入的总和。
同样,在上半年A股超5300家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排行中,比亚迪的研发投入依旧是第一,且还同比去年增加了42%的研发资金,是当之无愧的A股“研发之王”。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比亚迪第一次在研发领域保持高投入,截至目前比亚迪累计研发投入已近1500亿,全球累计申请专利超4.8万项、授权专利超3万项。也正是这种长期的研发投入,为比亚迪构建起了强大的技术护城河,不仅推动了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技术领先,也让比亚迪在销量上傲视群雄。
研发高于净利润,这才是车企该有的样子
从表面上看,比亚迪应该是今年上半年最赚钱的车企,毕竟仅上半年的销量就超过了160万辆。但从比亚迪上半年的财报中可以看到,虽然在销量上傲视群雄,但在净利润上比亚迪挣得并不多,仅有163.3亿元。
这也就意味着,比亚迪在上半年平均每卖一台车,利润只有8500元,甚至在上半年中国品牌单车利润排行中,比亚迪的单车利润连前三都无法挤入。相比之下,长城、吉利甚至理想汽车的单车利润都要远高于比亚迪。
另外,比亚迪上半年163.3亿元的净利润也远低于201.8亿元的研发投入,这也这已经不是比亚迪第一次研发投入大于净利润。在过去的14年里,有13年比亚迪的研发投入都要高于净利润,有时候甚至是同期净利润的几倍,这也就注定了比亚迪单车利润不会太高。
更关键的是,更愿意让利给广大用户,也是比亚迪单车利润低的重要原因,因为在比亚迪看来,赢得广大用户认可才是首要目标。就比如在锂电池上游材料的价格大幅下降的时候,比亚迪并未选择坚持售价,而是把原材料价格下降带来的成本降低让利给了消费者,7.98万元起的秦PLUS DM-i荣耀版就是最好的证明,这才是车企该有的样子。
当然,比亚迪强大的垂直整合战略优势也是用户能够享受到实惠的关键,在所有汽车品牌中,比亚迪是全球唯一掌握电池、电机、电控及车规级半导体等新能源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的车企,没有了中间商赚差价,比亚迪在产品定价上自然会存在更大优势,而最终受益的就是用户。
写在最后:
一直以来,比亚迪都将“技术为王、创新为本”挂在嘴边,事实也的确如此。8500元的单车利润,也让比亚迪凭借着一己之力打破了中国汽车市场利益分配格局,直接将合资车多年来的暴利拉下马。在比亚迪看来,赢得广大用户认可才是比亚迪的首要目标,这也将是比亚迪会坚持的长期主义。
左手倒右手拿新能源补贴!曹操专车能让吉利出行算盘得逞吗?主机厂布局出行网约车并不少见,此前就有丰田投资Uber、通用投资美国打车平台Lyft,大众投资以色列的Gett等等先例可寻。汽车企业布局如今热火朝天的网约车,除了有利可图外,为深化汽车网联化、无人驾驶等智能领域打下有利基础,累积的出行大数据也是用处颇多。 |
插电混动真省油,需开多少万公里才能省回车价差?10万公里后!对于不限购和限行的地区,您究竟是买纯燃油车还是插电混动,想必从目前插电混动的销量来看,插电混动与纯电动的销量有得一拼。就拿11月比亚迪公布的数据来看,比亚迪11月DM插电混动和EV纯电销量分别高达11.60万辆和11.39万辆,看似更多的人还是愿意选择插电混动,因为可油可电既有诗和远方,更有购车免购置税和不限行。 |
如果大众甲壳虫“借电”重生,还会有多少人会为情怀买单?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集团,百年来,大众诞生了太多经典车型,有的车型仍在市场上征战,而也有部分车型因各种原因而停产,其中就有甲壳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