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开始,国内汽车市场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价格战,进入到2024年后,车市价格战不仅没能得到缓解,反倒有加剧的态势,甚至连奔驰、宝马、奥迪这样的一线豪华品牌,也不得不卷入价格战来换销量,打折幅度堪比凯迪拉克、沃尔沃这样的二线豪华品牌。
按理来说,降价的本质就是为了促进销量,可从实际市场表现来看,无论是奔驰还是宝马,即便已经给出了相当丰厚的降价优惠,但在今年上半年的销量上,依旧遭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利润率更是大打折扣。所以在近日,
价格战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从这两年的车市价格战来看,导火索就是去年1月份特斯拉的突然降价。要知道的是,从去年开始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就已经取消,按理来讲,在补贴取消后新能源汽车在价格上会进行一定上调,确实在刚取消补贴政策的时候,已经有不少新能源汽车品牌出台了相应的涨价政策。而特斯拉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直接宣布进行大幅度的降价,打了所有新能源车企一个措手不及。
为了应对特斯拉的降价,其它新能源汽车品牌也不得不取消涨价计划,被迫降价来与特斯拉竞争,车市价格战也就由此爆发。刚开始时的价格战还仅限于与特斯拉存在竞争关系的车型中,可没过多久,就蔓延到了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降价,燃油车自然也就熬不住了。毕竟当时的新能源汽车在价格上普遍比燃油车更贵,当“油电同价”来临时,燃油车也就没有了优势,降价促销就成了唯一解。
进入到2024年后,虽然特斯拉没有大幅度降价了,但比亚迪又冒了出来。春节假期刚过,就推出了秦PLUS DM-i荣耀版和驱逐舰05荣耀版,“电比油更便宜”的时代正式到来。“油电同价”尚且让燃油车无力应对,“电比油更便宜”直接就给传统燃油车判了“死刑”,想要在残酷的车市中存活下来,就必须进一步降价。
可以肯定是,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愈发成熟,在整车制造成本上还会进一步降低,这也就意味着车市价格战在未来还会持续。而传统燃油车的百年规则早已根深蒂固,已经很难再进一步降低成本,根本无法持续打价格战,想要止损就只能“降量保价”,
宝马打响“降量保价”第一枪,或引发连锁反应
在一线豪华品牌中,宝马算是打价格战最为激进的一个,无论是打五折的宝马i3,还是3系最低21万元的裸车价,都让宝马在上半年出尽了风头。但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今年上半年宝马在华累计销量仅为37.59万辆,同比下滑4.2%。值得一提的是,宝马在2023年的营收就已经同比下滑超三成,今年的表现只会更糟糕。
随着宝马正式宣布退出价格战,也迅速在国内汽车市场引起了连锁反应,紧接着奔驰和奥迪也传出了类似的消息,表明它们同样有意退出价格战,加入到降量保价的行列中来。从市场反应来看,
长期以往,这种以价换量的模式难以为继,甚至可能引发市场的恶性竞争。因此,
不过,虽然以宝马为代表的传统豪华品牌希望“降量保价”,但已经打去下的价格就真能如愿收回吗?如果不降价,宝马又拿什么去与国产高端新能源产品抗衡?想要“降量保价”也只是宝马的一厢情愿罢了。即便是“降量保价”,也不大可能完全不给任何优惠,只是不会像上半年那样无脑降价而已。
写在最后:
新能源汽车越来越便宜,这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现阶段的燃油车只能通过降价来走量。根据乘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6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渗透率已经达到48.4%,较去年同期34.9%的渗透率提升了13.5个百分点,预计在7月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就将突破50%。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正在加速取代燃油车,留给燃油车的时间已经不多。
										国货最硬气的一次,比亚迪进入欧洲市场,售价比肩BBA高端货国内消费者对合资车可谓是又爱又恨,喜欢合资车的人认为,合资车在品控上做得很出色,就比如丰田,几乎可以做到十年无大修。黑合资车的人则认为,合资车在国内就是高价低配,明明在海外市场有着更高的配置,但一进入国内就减配,毫无诚意。  | 
								
										重庆还是韩国?特斯拉亚洲第二座超级工厂落户再成悬念!用燃油车领域的奔驰来形容特斯拉在新能源市场的地位尤为合适,尽管自主品牌的比亚迪在销量上远超特斯拉,但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影响力,比亚迪与特斯拉之间仍有着很大差距。  | 
								
										极氪009首批量产车下线,即将正式开启交付1月8日,极氪智能科技全球首款原生纯电豪华MPV——极氪009在宁波杭州湾极氪智慧工厂正式量产下线。 得益于极氪强大体系化能力及高效造车解决方案,极氪009上市两个月便完成首批商品车下线,并将于近期正式开启交付。  |